同时也使金代皇统朝铸币有了元宝、通宝的两类之分。更重要的是“皇统通宝”与“皇统元宝”两钱可以互为佐证,为确认金代皇统年间的确曾经铸币这一史实,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不仅将是对金史的补遗和订正,也为中国古钱币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不仅将是对金史的补遗和订正,也为中国古钱币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皇统通宝篆书折二鉴定收购在哪里好,皇统通宝篆书折二高价收购快速成交
本公司近几年对皇统通宝篆书折二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安南国明命通宝背穆皇济跄------价格:RMB日期:
嘉庆通宝----价格:RMB日期:
皇统宝------价格:RMB日期:
安南国明命通宝背穆皇济跄------价格:RMB日期:
皇统宝------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皇统通宝篆书折二市场成交的价格:
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兴朝通宝----价格:RMB日期:
中外通宝----价格:RMB日期:
中外通宝----价格:RMB日期:
安南国明命通宝背穆皇济跄------价格:RMB日期:
“皇统通宝”钱,青铜材质,钱文为篆书,字体略小于“皇统元宝”。其篆书法度与元宝大致相同,略有差异。从书体韵味看,通宝更显得沉稳凝练;元宝则显得华丽清秀,均具大家之风度。通宝篆书工整,字体流畅,字形秀美规范,“皇”字写法与元宝“皇”字略有不同,通宝的“皇”字上“自”下“王”,元宝的皇字上“自”下“玉”,两者均笔意高古,颇具秦李斯小篆之神韵。
中国早发现宋代“淳化元宝”佛像金钱是在1988年春。当时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中台顶(即翠岩峰)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出一千多枚在背面刻有两尊佛像的金钱,经考古学家和钱币专家鉴定,这就是中国宋代淳化年间铸造的“淳化元宝”佛像金钱(图一)。从实物看,该钱径24mm,厚1.2mm,穿径5mm,佛像凸出浮雕2mm,每枚重12g,成色在96%以上。
同样是“五铢”钱,一种像鸡的眼睛大小的精制特小“五铢”却不易集得。目前市价已超过50元。清朝“宣统通宝”及民国时期“民国通宝”距今虽然只有几十年,却不易收集到,价格却能远远超过汉朝五铢。清朝“祺祥通宝”距今不过一百多年,却成为藏家难得的珍稀币。
另外原来不见谱载的金朝折十大钱业已发现多种,如折十通宝有:明昌通宝,天会通宝,阜昌通宝,贞元通宝,开兴通宝,金国通宝等。折十的重宝钱有:收国重宝,天辅重宝,天眷重宝,皇统重宝,承安重宝,元光重宝,正大重宝等。可以说金朝实行的不是三等钱制,而是五等钱制。至于金朝五等钱的大小分级,按笔者手头实物和所见的资料,个人以为其大小分级可为::24毫米左右;折二:28毫米左右;折三:32毫米左右;折五:37毫米左右;折十:42毫米左右。本人所藏的一枚贞祐通宝--直径43毫米,应为折十,一枚贞祐元宝直径33毫米,应为折三。
自从“皇统元宝”篆书钱于1936年由辽宁法库县王云峰先生从160斤古钱币中挑选出来以后,70年来,再未见有明确的新发现记载,目前仍是一枚孤品而又始终深藏闺中(李映庵旧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天的人们大多只能从拓片上认识它,并无上手的机会。而自笔者10多年前获得“皇统元宝”篆书白铜钱,并于2006年在《收藏界》披露发表以来,才使这一孤品有了伴,配成了双,打破了“皇统元宝”孤品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