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另有文献记载,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该称谓一直延续到宋朝,如王迈的除夜洗砚诗云:“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虽然“四大名砚”广为人知,即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但实际上,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名品,如唐宋之红丝石砚,清之松花石砚,都被列为首品。宋代李之彦的《砚谱》就称,“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谱中载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砚为,斧柯山端石为第二,龙尾石为第三,余皆中下。”乾隆的《钦定西清砚谱》则把松花石砚“冠于砚谱之首,用以照耀万古”。王士祯的《香祖笔记》亦认为,松花石砚“品当列洮河、龙尾、红丝之上”。
2018年灵岩石砚台哪里鉴定,灵岩石砚台哪里能收购高价
本公司近几年对灵岩石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东汉浮雕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清玛瑙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梅花图祁阳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蒋蓉紫砂砚台/龟摆件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灵岩石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寿山石砚台木盒三件价格:RMB日期:
清玛瑙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松花石砚台水孟一组价格:RMB日期:
清梅花图祁阳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石摆件三件、菊花石砚台、木----价格:RMB日期:
到了2010年春、秋二拍,其形势更是居高不下,春拍79方砚,成交,其中两方名砚超过百万元;秋拍83方砚,82方成交,成交率达98.8%,有4方名砚跨过百万元。
更令人拍案的是,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0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了砚台拍卖的世界高纪录。
2007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历代名砚专场,首场就跨越了“万事开头难”的阶段,拍卖117方砚,成交115方,成交率高达98.3%,总成交价1832万元,比预计高估价820万元高出一倍多,其中单方砚价达16万元。
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砚台材料变得丰富多彩。从实用的角度分,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等十多个品种。可以说,砚台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因此也就具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直到宋朝文人苏轼为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称“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絶。”以后,“万石君”的名字撒播开来。
在章慧智看来,某些水平上,这些称谓也体现了谁人时期文人雅士的“浪漫主义”。随着砚台珍藏价值的体现,名砚在拍卖市场中的职位也在逐步上升。
而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的历史悠久,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
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指的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也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