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品造型取法秦汉铜器蒜头瓶,忠实地摹制了六瓣瓜棱蒜头状,其外型忠于原物,于此基础之上则赋予新的装饰风格,宣示皇家的审美品味。将六瓣瓜棱口绘成六瓣莲纹,以增其高雅;将颈部弦纹改为三道,以增其挺拔。通体上下绘七层纹饰,过渡清晰自然,主题纹饰为三狮戏绣球图。一狮仰首顶球,一狮回首扑球,一狮前趋追球,以青花绘头尾眼睛,以釉里红绘狮身毛发;以青花绘飘带,以釉里红绘火焰。红蓝相间,互为辉映,在莹润细白的釉面衬托之下,令人顿生惊艳之美。其用笔精细,对三狮之刻画纤毫毕露,毛发茸茸之感尽现眼前,神态之憨拙逼真,更彰内府良匠状物之能事。
瑞狮戏球为中国古代艺术品喜闻乐见的装饰,尤得皇家所爱,在瓷器上以明代宣、成二朝官窑狮球碗罐最为著称,本品瑞狮形象较前更为写实入微,动感强烈。而以青花釉里红来装饰狮球纹则是乾隆一朝的首创,青花和釉里红是两种不同的呈色剂,钴与铜烧成的温度和气氛要求不同,故烧制成功的难度极大。观雍乾御瓷青花釉里红制品,青花浓重时则釉里红发色暗淡,釉里红鲜艳时则青花灰暗,两全其美者,百中不见一二,历为榷陶者所伤神。而本品之青花与釉里红均鲜妍欲滴,恰到好处,益见其难能可贵。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文件》“江西”记载,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乾隆皇帝批谕“窑上若另有旧样,仍随新样烧造。盘,碗,盅,碟俱用篆字,款要周正。” 乾隆皇帝要求御窑厂烧造盘碗忠碟等圆器都书写篆款,要求写得规整端正。但乾隆皇帝并不满足于此,三天之后在下发谕旨一道:“于十月十六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毛団、胡世杰、高玉交篆字款纸様一张,传旨以后焼造尊、瓶、罐、盘、钟、碗、碟磁器等,倶照此篆字款式轻重成造。钦此。”在谕旨中,乾隆皇帝似乎对篆款情有独钟,并且专门提供款样,要求以后烧造所有御瓷皆照此样书写篆款。检视档案文献,可知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曾有前后之别,今日所常见者应为乾隆钦定之篆字款式,烧制于乾隆二年十月以后。而烧制于此之前的篆款器皿,应该就是本品之篆款,其前后施用时间不足两年,故传世所见稀少。
佳器必出良工之手,本品为乾隆御瓷青花釉里红之翘楚,必是名窑所出,独特的底款则昭示其不凡之身份。其六字篆款间隔疏朗,大气而稳健,占底足的面积比例明显大于一般官窑琢器。而“乾隆”之“干”字书写篆法别具一格,将左边的“曰”字写为“由”字。检视当今存世实物,国博藏笔筒上更有唐英“陶成堂”落款与上博笔筒之唐英落款更一起证明,此类写款器物属于唐英榷陶之佳作,尤为钟情釉里红的使用,并且发色上乘,均鲜妍夺目。当为唐英受到乾隆斥责之后精心改进窑务烧制而成的佳器,这段史实可见于《唐英瓷务长编》。在乾隆初年,乾隆帝对御窑厂作品“远逊雍正年间所烧者”的现象颇为不满,屡屡责问唐英。在乾隆三年十月,明确下旨说:釉里红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在这种压力下,唐英必当努力恢复青花釉里红的制作,以复皇命,遂有此“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之御窑精绝之作。
更多资讯请添加:武老师 ()
原标题为:百家收藏资讯精品—青花釉里红狮子绣球图蒜头瓶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