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第二届全国“纸博会”在武汉举行。纸博会上拍卖大厅吸引了众多买家,现场拍卖的藏品达600件,涉及粮票、债券、书报刊、烟标等。其中,一套1950年的“公粮票证”共17枚,拍出13万元。
按粮食品种分,又有面票、米票、细粮票、粗粮票、大豆票及副食、熟食、馒头、糕点等票。按使用范围分,上至全国,中有省、市(后成立的海南省除外),下到县、区、镇、矿、厂、校、团()。按使用期限分,达27年,短的仅为1个月;且有的分单、双月使用。按面值、面额分,大的百斤、5百斤甚至千斤,而小的仅半两(上海、浙江粮票)。各地粮票的票面面积也颇为悬殊:大似两角人民币(重庆),小如邮票(上海)。
2018年粮票鉴别真假,咨询电话:(解总)
亚洲私藏国际交易中心近几年对粮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951年行军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日期:
台湾各种代价券、粮票一组七----价格:RMB日期:
全国各地方粮票、邮票、煤票----价格:RMB日期:
台湾各种代价券、粮票一组七----价格:RMB日期: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解放区东北粮食总局前----价格:RMB日期:
民国·浙东粮票一组八枚价格:RMB日期:
1951年行军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日期:
台湾各种代价券、粮票一组七----价格:RMB日期:
建国初期粮票一组九枚价格:RMB日期:
本世纪初,粮票在藏品市场开始走红,曾经有人愿意以160万元的沙发换取累计票面为200斤的江苏粮票、或200斤的徐州面票、或50斤的河南粮票、或400斤的全国粮票。这段沙发换粮票的趣闻一度让许多人感到新鲜,虽然不排除其中的社会炒作因素,但有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即过去普普通通的粮票,已成为许多集藏者追逐的目标。
鉴于粮票在近十年涨跌中,形成了大浪淘沙的现象,一些珍稀品种的价格连年走高,而那些存世量不菲的品种却一蹶不振。所以投资者需要精选潜力品种参与,从近年来市场的表现看,以下几类品种较适合投资:
可以说,收藏粮票并不困难,因为绝大多数城镇家庭中都会留有过时的粮票,但毕竟绝大多数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剩余”的粮票,相对而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月份定额粮票就较少了,因为这些粮票都在日常生活使用中被“吃掉”,尤其是单位定额(斤)大、早期发行的粮票已凤毛麟角,成为近年来人们收集或投资的主要对象。
粮票也不例外,曾经在中国使用近40年,见证了中国特殊经济时期下人们的生活。曾经是人们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票证,但对于收藏却无人问津。伴随着粮票淡出生活,粮票收藏逐渐加入到各个收藏市场中。2015年5月,在诚轩春拍中,1980年河北省粮票半市斤整包以8000元起拍,终以28750元成交;1987年辽宁省地方粮票50克整包以8000元起拍,终以32200元成交。诸多拍卖纪录将粮票收藏推向了高潮。
一是早期粮票这是由于年代早,当时大多数人也不会想到收藏,造成了存世量的稀少。如被称为“满天飞”全国通用粮票,其中1978年版价格30万元左右。而不少1960年之前发行的地方粮票,价格同样不低,如河北省第1套粮票市场价在100万元附近,1955年发行的第2套粮票市价接近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