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鼎(1908—1977),号师匡,安徽桐城人,机电高级工程师,全国第三、四届政协、民建。孙鼎自幼失怙3岁丧母,11岁亡父,从小由天津的舅父周叔弢抚养成人。周叔弢(1891—1984),原名暹,字叔弢,安徽东至人,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收藏家。周叔弢是我国民族工商界的杰出代表人物,周氏家族人才辈出,周叔弢祖父是清末曾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的周馥,周叔弢父亲周学海、四叔周学熙,即周馥是孙鼎的曾外祖父,周学海是孙鼎的外祖父。孙鼎自幼受舅父周叔弢熏陶爱好收藏,尤其以收藏青铜器、封泥、钱币等金石类藏品为主。孙鼎与钱币收藏家马定祥是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研究,对特别珍稀的古币,更是爱不释手。解放以后,由于各种因素,大批的珍稀货币在市面抛售,却无人问津。
这种新钞一贯权铜钱1000枚,是以前的至元钞的二倍。过去的交钞或以丝为本,或以金银为本,而这种古玩交钞是以纸为母(本),铜钱为子,本末倒置,同时发行“古玩之宝”铜钱,来配合发行纸钞,让铜钱来代表纸钞。目的是印制交钞,以虚代实。大量印刷交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10余倍,人民不愿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纸币糊墙铺地者,交钞后形同废纸。
延祐通宝收购价格多少钱,咨询电话:(赵总)
元朝是以行钞为主,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元朝自始至终是以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的。元朝的纸币制度即是我国自宋金以来纸币制度的沿续,也是纸币制度的发展,且制定了《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详细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以及的处理方法。例如纸币是以纸币的数量、规模来定罪轻重的。从受刑时间、罚没财产数量直至死刑都有明细规定,这些都使元朝的纸币制度走向了成熟和完善,对我国古代纸币制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元史·释老传》中载道:“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忽必烈尊喇嘛八思巴为国师,此后也有十余人成为帝师。传说当时有个僧人叫龚柯的率众僧与王妃争道,竟猖狂到从车上把王妃拉下来痛打一顿,并有犯上之语,然而皇帝知道后也不做理论。由此可见元朝僧侣的地位之高,权势之大。元朝的寺院不光香火鼎盛,而且铸钱的炉火熊熊燃烧,热闹非凡,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铸钱炉,和尚们殿前顶礼膜拜,殿后燃火铸钱,好不忙碌。寺院里的自铸钱当然比不上国家正规钱监出的钱,所以元朝传世的供养钱大都铸作粗糙,文字草率,且比一般铜钱小。但传世不多,皆较罕见。
元朝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铸造。形制大多为钱,大者极少见。今存世稀少,难寻踪迹,非常珍贵。为众多藏家所青睐。
其钱直径为1.2-2.6厘米,重1.5-3.6克。钱面文字"延祐元宝"四字为不规整楷书,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光而无文。延祐元宝有大小钱数种,制作粗陋,文字拙劣,形制的杂乱不光是在元代钱中,就是在历代铸币史上也属少见的。
延祐元宝钱流于世上的稀少,大多为庙宇所造供养钱,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