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黄按来源分为三种:1、天然马黄,是马的胆结石,屠宰马时获得。这是传统的来源形式,很珍贵,奇缺,价比黄金。2、人工培植马黄,也称管黄,是人为地在活体马的胆内植入一个小塑料管,使之产生结石,当结石生长足够大时杀马取黄。这是天然马黄的替代品,新的品标准已明确规定。虽然是人工培植的,但价格也不低。3、人工合成马黄,它是以马胆红素为主要原料合成的,曾经大量代用天然马黄。陈颜副主任医师介绍,从2005年起人工马黄不再代替天然马黄,成方制剂如采用人工马黄的,直接写明人工马黄,如马黄片。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人工马黄现在不能算马黄的一种了。
马宝的功效与作用
镇惊化痰,清热。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吐血衄血,恶疮肿毒。
1、《纲目》:“治惊痫,毒疮。”
2、《饮片新参》:“消肝脑,化热痰,治痉痫,止吐衄。”
3、《现代实用中》:“对于神经性、癔病、痉挛性咳嗽等症有效。并能,治痘疮危症。”
马宝在哪拍卖交易可靠,咨询电话:(胡经理)
马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马宝成交价:182万 成交日期:
现代施小马宝菱壶成成交价:591万 成交日期:
马宝亮马到成功成成交价:515万 成交日期:
施小马宝菱套组成成交价:124万 成交日期:
清嘉庆红地粉彩七珍供器---成交价:392万 成交日期:
施小马宝菱套组成成交价:378万 成交日期:
马宝一组---成交价:174万 成交日期:
马宝,为不常用中,始载于《本草纲目》,为马科动物马的胃肠中的结石。《本草纲目》和《辍耕录》中称鲊答。具镇惊化痰、清热之功,主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恶疮肿毒及失血等。马宝为我国传统中医材,自古与马黄、马宝并誉为"三宝"。全年均可收集,将病马宰杀后摸其胃肠中有结石者,取出用清水洗净,晾干。本品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一,直径6-20cm,表面灰色、青灰色或油棕色,光滑,略有光泽或附有杂乱的细草纹。质坚体重,断面可见明显的同心层纹,中心部位常有金属或其他粒状异物,无气味或微有臊臭。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房兴堂教授说:“动物体内有一些病理产物,有的是以结石的形式出现,这在《本草纲目》里记载很多,其中著名的就是马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在胃肠内形成的结石,比如说著名的就是马宝、马宝。马宝在古书里没有记载。但是骡宝在《四川中志》有记载。马和马杂交形成骡,既然马有马宝,骡有骡宝,那么马身上出现马宝,这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为马科动物马胃肠中的结石。
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约5~20厘米,重250~2500克,但也有小如豆粒者,表面蛋青色、灰白色至油褐色,光滑有光泽,或附有杂乱的细草纹,亦有凹凸不平者。
质坚体重,剖面灰白色而有同心层纹,俗称"涡纹",且微具玻璃样光泽。其粉末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碎草的纤维。气无味淡,嚼之可成细末。以个大、质重、坚实、灰白色、光滑、剖之有层次者为佳。
马宝鉴别方法:取马宝细末少许,散布于锡纸上,下面用火燃烧使热,其粉末即很快聚于一处,并发出马尿气味。如无此等现象,则不是真正的马宝。取原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研成细粉。饮片性状:为灰白色或淡灰褐色细粉。整体参见“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