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文化体制办公室、天津文化产权、青海省民族与宗教事务会、青海省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管委会主办,青海省黄南州旅游局协办,善慧堂(天津)唐卡艺术中心承办的“善美大成-青海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将于本月30日至6月15日在天津文化产权开展。
天津作为青海的援建城市,两地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渊源。近几年来,随着合作与交流的加深,包括唐卡在内的青海非遗艺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津城市民的视野。天津文化产权作为天津的市级文化产权交易与推介平台,一直致力于津青两地文化的交流。
2018年坛城唐卡怎么收购好,2018年坛城唐卡的价格多高
本公司近几年对坛城唐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415世纪喜金刚坛城价格:RMB日期:
17世纪伏魔金刚手17尊------价格:RMB日期:
14-15世纪大威德金刚------价格:RMB日期:
17世纪伏魔金刚手17尊------价格:RMB日期:
17世纪大威德坛城唐卡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坛城唐卡市场成交的价格:
1415世纪喜金刚坛城价格:RMB日期:
明1415th胜乐价格:RMB日期:
1718世纪双身大威德价格:RMB日期:
18世纪大威德金刚坛城价格:RMB日期:
18世纪大威德金刚坛城价格:RMB日期:
梵文叫作曼荼罗(梵名mandala,藏名dkyil-hkhor),在古代印度,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但是现在一般而言,是指将佛菩萨等尊像,或种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图样。又译作曼拏罗、满荼罗、曼陀罗、漫荼罗等。意译为坛城、中围、轮圆具足、聚集等。
五印坛城内饰圣洁而绚丽,完美融合了彩绘、壁画、木雕、唐卡、壁饰、镀金等藏族装饰技艺,美仑美奂地展示了独特的坛城艺术。为了让游客感受藏族民俗和文化艺术,走进坛城,游客既能鉴赏源自藏域各地的各类佛教文化艺术珍品,还能参与点燃酥油灯、推转玛尼经筒等互动民俗活动。
此外,作为此次特展的重头戏,坛城沙画也将首次进津并启动展示。画师们现场创作的白沙,均由来自青海当地海拔4000米以上的石料手工磨制而成。画师们极尽辛苦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不是炫耀它的华美。用沙子描绘的世界,会在坛城仪式结束时被毫不犹豫地扫掉,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让观者体悟“万千繁华,不过一掬细沙”的人生真谛。
两大文化亮点展“非遗”魅力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特展将着重突出热贡非遗文化的两大亮点。在唐卡展示区,除了经典的手绘唐卡外,还将面向广大市民展示难得一见的掐丝唐卡的精湛工艺。参展的掐丝唐卡作品其质量和规模在全国也属上乘。掐丝唐卡又称金丝彩釉画,制作流程十分考究,主要通过选样、选釉、淘釉、筛釉、制样、掐丝、点蓝、制裱等几大程序,上千道重复手工工序来完成。画师们通过金箔丝线勾画人物,并通过艳丽的色彩展现人物的特性,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充满美好寓意,是唐卡艺术升华的精粹集成。
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唐卡作品,是公元11世纪在著名高僧阿底峡临终前,其弟子格西·那措译师托尼泊尔画师绘制的阿底峡肖像“无越马”(dbu-yon-ma)的一幅唐卡,并在唐卡背面撰有赞颂词80句,由那措译师亲自编写,该唐卡过去作为热振寺的镇寺之宝一直保存在寺内。热振寺还有一幅噶当派开宗祖师钟·杰瓦穷乃时期的唐卡,据说该唐卡能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