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铸造。“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一般为2.5cm左右。弘治十八年,改定钱重为每文一钱二分,铸钱成色为每用铜一斤加好锡一、二两。但改制之时,孝宗已崩,武宗已继位,次年即改元正德,故依制所铸的弘治通宝钱不多,但按一定比例加锡铸钱,却成为嘉靖,万历朝鼓铸铜钱的方法。故嘉靖朝所铸嘉靖通宝存在铜色偏白现象,即所谓“白铜钱”。另外,嘉靖通宝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
笔者曾见有一枚天佑通宝银质钱和一枚天佑通宝银质折二型钱。银者,直径24.3毫米,穿6毫米,厚1.3毫米,重4.9克;银质折二型钱(背贰),直径29毫米,穿6.5毫米,厚1.6毫米,重9.16克。以上二品皆为传世品,不过尚待有关专家鉴定,如果确认为真品的话,无疑会起到补谱之阙。
天佑通宝要收购在哪里卖好,咨询电话:(蔡经理)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天佑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日期:
末天佑通宝背价格:RMB日期: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日期: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价格:RMB日期:
嘉庆通宝、天佑通宝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天佑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末“天佑通宝”背“叁”价格:RMB日期:
末张士诚“天佑通宝”背“------价格:RMB日期:
天佑通宝----价格:RMB日期: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日期:
·天定通宝折三、天佑通宝------价格:RMB日期:
张士诚“天佑通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张士诚铸。有、折二、折三和折五等四种。直读楷书无光背钱。其中钱背铭以"一"字折二铭"贰"折三铭"叁"折五铭"五"。因行用时间短流通区域狭小存世量少较为精美所以经济价值较高。
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将天佑通宝搜缴销融,现存传世品较少。《王荫嘉品泉录》说:“天佑钱传流至今,已稀若星凤”,“即便吴中,亦属难得一见。”此处“吴中”系指张士诚活动的区域。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2010年嘉靖通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嘉靖通宝一共有31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376次,参与总人次达到20人,出价次数40次,其中价格高的是嘉靖通宝一组5枚,藏家为关注的嘉靖通宝如下:嘉靖通宝一组2枚、嘉靖通宝三枚、嘉靖通宝一组4枚。其中竞争为激烈的嘉靖通宝一组2枚定价5000元人民币起拍,在经过11次出价后,后以170万元的价格成交!
笔者曾见有一枚天佑通宝银质钱和一枚天佑通宝银质折二型钱(图2)。银者,直径24.3毫米,穿6毫米,厚1.3毫米,重4.9克;银质折二型钱(背贰),直径29毫米,穿6.5毫米,厚1.6毫米,重9.16克。以上二品皆为传世品,不过尚待有关专家鉴定,如果确认为真品的话,无疑会起到补谱之阙。
元朝末年,顺帝古玩年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大江南北。古玩十三年(1353),出身盐贩的苏北泰州白驹场人张士诚(1321—1367),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等聚集盐丁,起兵反元,占领泰州、高邮,并于古玩十四年(1354)在高邮称王,引来元军大肆围剿,义军几遭覆灭。战后,所部饥困不堪,又逢淮东饥荒,乃决定渡江南下。古玩十六年(1356)正月,张士诚率部三四千人,从通州渡江,占领常熟,二月壬子朔进占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踞承天寺为宫,称周王,又改古玩十六年为天佑三年,毁铜佛铸“天佑通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