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本人希望所有藏友的藏品都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如果说需要出手藏品也可以留意本人yst手机号
英国“站洋”又称“港元”或“站人”银元,它实际上是外国商贸银币在中国民间的一种简称,是清末流行于中国的一款英国银元。
据记载,早在明朝中期,西班牙就已在墨西哥制造“本洋”银币(俗称“双柱”),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日趋繁荣,从外国流入中国的银币种类也日渐增多。至清朝末年,除“双柱”外,还有墨西哥“鹰洋”、英国“站洋”、印度支那“坐洋”、日本“龙洋”和德国威廉一世纪念银币等品种,其中,英国“站洋”以制作精良、图案美观而著称于世。
1895年,英国政府利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了新的贸易银元,即“站洋”,它是当时英国政府为适应对华贸易和在香港市场流通而设计发行的。银元正面图案中央是一头戴钢盔、手执戟和盾牌的武士,盾面呈米字形的英国国旗图案,上端在武士左右有英文币值“ONEDOL-LAR(一元)”,下有纪年;背面图案中央为寿字纹,上下为中文“壹圆”,左右为马来文“壹圆”。重量为26.95克,成色约90%。该币发行后最,初流通于我国的粤、桂两省,1900年以后开始在北方使用,特别在京津地区更为盛行,并逐步占领了我国自南到北的大部分地区,套取了大量的白银。
英国"站洋",据史料记载和存世实物版别统计,现已知:
(1)无暗记版,有五年,即5,1930年;
(2) 1902年"站洋"从现有版式上看,已知的均为有暗记版;暗记分为阴文"B"和阴文"C",铸造量分别为枚(B)和枚(C);
(3) "站洋"1902年无暗记版 .数量稀少. 站洋的不同版别多寡数量极其不均,个别稀少年号、稀少暗记是名副其实的珍品,如1935、1921、1934等年号极少,1904、1913、1925、1929、1930等年号也属稀少品,其它年号则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了;在暗记版中,则根据不同年号情况以“B”版和无字版较为常见,当然不同年号情况各异绝非能够一言以蔽之,从普遍情况看“C”版属于稀缺品,其它暗记版别更加不可得见了。
1895年,由于英国限制本土银币的流出,所以英国政府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了新的贸易银元,用于英国在亚洲的贸易,因此严格说来仍然属于英国银币。银元正面中央是一持戟、盾的不列颠女神(国内因此俗称“站洋”或“站人”),上端在女神左右有英文币值“ONEDOLLAR(一元)”,下有纪年;背面中央为寿字纹,上下为中文“壹圆”,左右为马来文“壹圆”。重量26.9568克,成色90.0%。该币发行后广泛流通于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
坐洋,根据1952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出版的《银元图说》,其正式名称应为安南银元,亦称“坐人”、“法光”、因为这种银币正面所铸的自由女神坐像头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俗称“七角”。但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仍采用“坐洋”的 说法银元正面自由女神坐像,这也是“坐洋”得名的原因。于1879年开始铸造10仙、20仙、50仙的银币。当时法属安南政府为抵制墨西哥银币及美国贸易银币,于1885年开始铸造一元银币。由于坐人开始铸造无论从成色及重 量(27.215克,90%成色)上都优于鹰洋,很快就占领了统治地位。也正因为其纯重高于墨西哥鹰洋,多有藏匿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因此,于1895年将成色减低,将一元坐洋的重量由原来的27.215克减至27克
1883年墨西哥“鹰洋”-----成交价:RMB76 成交日期:
1930年香港壹圆站洋一枚---成交价:RMB70 成交日期:
1883年墨西哥“鹰洋”-----成交价:RMB76 成交日期:
鹿头一两银币、1899年-----成交价:RMB70 成交日期:
1930年香港壹圆站洋一枚---成交价:RMB70 成交日期:
1899、成交价:RMB76 成交日期:
1929年香港“站洋”壹圆---成交价:RMB70 成交日期:
1929年香港“站洋”壹圆---成交价:RMB70 成交日期:
1908年香港站洋壹圆银币---成交价:RMB70 成交日期:
镶1911年香港站洋壹圆-----成交价:RMB70 成交日期:
在此本人希望所有藏友的藏品都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如果说需要出手藏品也可以留意本人yst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