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宋元宝,宋徽宗赵佶建国元年(1101)始铸,以、折二铜钱为多,有少量铁钱,几乎未见有锡母传世。北宋锡母存世极为罕见,多年来只见记载,不见实物,甚至连拓片、照片也难得一见。究其原因,主要是锡母的硬度低,耐磨性不强,容易损伤。特别是在翻铸子钱时,使用次数过多就会使其变形或受损;一旦变形便需回炉重新制作新的锡母。如此循环作业,又不能作普通钱流通使用,所以留下的锡母极少。
“虽然钱币很多,但我们认为应该不是富贵大户,一般富的大户家中应该是、白银,而不会直接把钱币储备在家。”张铁军介绍,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井底有普通的取水罐,所以能推断出这个井应该就是普通的家用井,并非是专门用来储备金银财宝,再加上钱币比较凌乱,所以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突然的战乱而导致的仓促埋藏。
圣宋元宝在哪可以鉴定出手,咨询电话:(李经理)
圣宋元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圣宋宝通宝手成交价:465万 成交日期:
圣宋宝背星月及“大二宝成交价:493万 成交日期:
圣宋宝背星月及“大二宝成交价:496万 成交日期:
圣宋宝背仰月折三铁母成交价:332万 成交日期:
北宋圣宋宝银质成交价:425万 成交日期:
北宋圣宋宝银质成交价:479万 成交日期:
北宋圣宋宝背上月隶书折二-----成交价:167万 成交日期:
“停!”6月1日上午,苏州干将路改造乐桥段的一个施工工地上,挖掘机的轰鸣声被一声大喊止住:离地四五米的地下,突然露出了一口古井,里面藏着大量的古钱币!随即,工人们时间通知了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专家们迅速赶到,一番考证后惊喜不断:这些钱币是北宋中后期所铸,有4吨重,这在国内已经罕有,更难得的是,还发现了珍贵的银质“圣宋元宝”!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我们走近一看,发现原来这个古井不像一般普通的水井那样,蛮有特色的。古井的口子也不是普通井口那样的圆形,而是呈现出了规则的正八角形,井上一圈周围好像是用陶制成的,上下端一共分成了两层,很漂亮。井的周边则是用青砖铺砌而成的,很有江南风格。”现场的一名工人介绍,“进一步的挖掘后,更为惊讶的发现古井的里面还藏有大量的古钱币。于是,时间通知了市考古研究所。”
而“铜母”则不一样,多次用后可任其混在铜钱中流通使用,故存世“铜母”比“锡母”要多。但用锡做母钱也有它大的优点,即质地稍软,很容易雕刻,可以省工省时地制作出精美的“母钱”。此钱的发现,为泉界各专家、学者研究宋代锡母提供了实物资料。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大博物馆还没有北宋锡母收藏。四川泉友屠世荣先生收藏有一品南宋开禧通宝折十型背利锡母,但从时间上比此币晚了一百余年。这枚圣宋元宝折二锡母,应是我国发现早的锡母之一。长沙泉家康巨峰先生在其1999年编写的《古钱》一书中将其列为一级珍品;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戴志强先生审视该币后说,此乃泉界之重要发现,应系锡母无疑。
徽宗为调和新、旧两党派间的争斗,遂于同年十二月十日改元为建中靖国元年,俨然一付“中和立政”,励精图治的样子。改元后不久向太后病死,徽宗得以亲政,表示要继承父兄未竟之事业,随后佞臣蔡京被召回重用,自此,昏君与奸臣沆瀣一气,打着“绍述”招牌,标榜崇尚熙宁变法之制,改元为崇宁;蔡京更是一跃而为宰相,开始肆意打击、铲除异己,再起党祸之端,致使政治更加日趋黑暗,亡国之恨也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