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中除了老板外基本分为三个等级——执管、朝奉和小郎。执管属于高级管理,通常由老板亲信担任。我们电视剧里看得多的就是朝奉,即使在今天,这也是个得有技术含量的复合型人才岗位——眼要毒、心要狠、嘴皮子得利索,还得对老板忠诚。
整个宅院建于明末清初,双排五进,前铺后宅,总共有120间房。是目前江苏省内保存完整、规模大的典当行。当年央视拍纪录片《徽商》时,遍访中国才找到这里。为什么拍徽商找到苏州了?主要因为当时典当铺的人员构成主要以徽州人为主,所以那时苏州人干脆管当铺叫“徽州当”,所以建筑风格也将中国美的苏式和徽派建筑溶于一体,工作环境非常令人艳羡呀!当年,这样的办公场所该算得上是金融业的标志性建筑了吧。
金饭碗在哪鉴定及收购,咨询电话:(赵总)
清末民国初苏州曾有两位当家巨富——王程,王是王驾六,做盐商起家;程是程卧云,则是先做典当后开。程家除了开设以顺康为中心的数家外,其族人还有间曾号称全国四大银楼之一的恒孚银楼,这个名字如今依旧如贯耳。
清代,苏州典当行为江南典当之冠,乾隆9年,有124间典当铺,按当时的城市规模,估计密度可以抵得上今天的银行储蓄所了。到光绪时,有两个大官——盐运使衔候补郎中潘祖谦和户部郎中张履谦开设的典当行的资产达到了二、三十万两白银,而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8000万两白银。
从学徒做起的话,收入起步不如典当行高,不过如果运转正常,继续做下去有小拆有红帐,那就比等着师兄早死才能顶替的典当行有盼头多了。
普通人谋求在内的职业发展,要么人脉畅通,要么走襄理以上的技术工种。不过旧式师傅带徒弟,不是子嗣的话往往不会倾囊传授,所以有个懂技术的爹,多一份拼爹的资格,那还是很管用的。
不过,入职典当行的麻烦在于,升职难。这行当的员工不分年龄和文化程度,先入山门者为大,除执管外,有人病死或告退才能升迁,没有重大过失是终身不会解聘的,学徒也没有“满师”之说。所以有“典当小郎想升级,巴望师兄早夭折”的说法。早点进典当行,如果典当行没有倒闭,一直做下去,虽然每天工作时间14小时,但一来有假期,二来工作稳定、收入不错,并且有升职空间。虽然不如读书做公务员来的体面,但熬下去能挤入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