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青铜器

2018年宋朝民间瓷器收购价值

  • 发布时间:2018-01-29 09:32:58,加入时间:2015年03月13日(距今3802天)
  • 地址:中国»江苏»无锡: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无锡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汤总监,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唐代开始烧造秘色中瓷,五代至北宋初为宫廷进贡瓷器。唐代注重釉色,器物以光素者居多,有少量划花、印花装饰。五代至北宋时期划花、刻花、印花器物明显增多。越窑以龙纹作装饰的器物唐代有蟠龙四系罂,划花龙纹瓶、五代有划花龙纹盘、盒、浮雕双龙四系罂、双系瓶、海水龙纹浅碗。

官窑的先进工艺直接影响了龙泉窑,已发现龙泉的大窑、新亭、岙底、杉树、连山和溪口瓦窑坪、骷髅湾、李家山等窑均仿官窑黑胎青瓷,其中以瓦窑坪等仿官窑器物为主,大窑烧制的白胎青瓷从器形、纹饰和多次上釉、支烧方法诸方面均受官窑影响。

龙泉窑釉的配方为石灰碱釉,胎较好,釉透明度好,可以清晰地表现刻划花、贴花和印花装饰。龙泉窑带有龙纹的器物宋代主要有龙虎瓶。瓶长腹,有盖,圈。颈肩部堆塑一条龙和一只虎,俗称龙虎瓶。有的堆塑一条游龙,瓶腹部一般饰有莲瓣纹。

宋朝民间瓷器鉴定高价收购,2018年国内宋朝民间瓷器收购价

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以印花、刻划花著名于世,钧窑以瑰丽的窑变独步一时。汝、官、哥以釉色取胜,官、哥又以纹片见长。定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曾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宋早期受越窑一定影响,越窑常见的浮雕莲瓣纹、划花对蝶纹在定窑器物上时有出现。龙纹器物在定窑产品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与定窑在北宋后期为宫廷烧造瓷器有关。北宋早期定县塔基的龙首净瓶,以龙首作流,装饰性很强。龙纹器物有大盘、洗、缸等。装饰有印花、划花两种。北宋晚期印花龙纹径多在17—30厘米之间,花纹细密,纹饰清晰。有的小洗,器里心饰一首尾相接的蟠龙,纹饰采用刻划花。还有一种刻划花龙纹大盘,这类龙纹盘的标本在曲阳定窑遗址中有大量发现,而传世器物中则比较少见。故宫博物院与河北保定分别收藏刻划花龙纹缸,缸外刻有二条行龙,龙首尾相接,饰满画面。龙纹身披鳞甲,张牙吐舌,四爪挥舞,尾巴上翘。这种外刻龙纹的装饰,是比较少见的。在定窑遗址中还采集到一件绿釉龙纹标本。

粉青釉印花龙纹洗,洗高7.8,口径24.7,径17.4厘米。洗口微奢,口以下渐收敛,平底,宽浅圈。洗里心印蟠龙一条,纹饰较浅,隐约可见龙纹。洗薄胎厚釉,器内釉色纯洁,外壁釉色稍淡,釉面有浅淡的纹片,底有缩釉数道。

粉青釉印龙纹洗,器高4.8,口径18.3,径16.8厘米。洗口微敛,铜口已脱,平底,薄胎厚釉,青色较深,口沿露灰色胎。洗里心印蟠龙,龙纹处纹片较浅,龙纹以外纹片较深,别具风韵。

是宋代南方的著名瓷窑,宋代以烧制青白釉瓷器为主,产品有各式瓶、壶、罐、盒、盘、碟、碗、炉、水丞、枕、盏托、谷仓、香薰、钵等,装饰有刻划花、印花。龙纹器物有龙凤纹盘碗、仿定窑夔龙纹洗、堆塑四灵瓶、堆塑俑龙瓶。四灵瓶,塔式盖,瓶肩部堆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瓶身刻篦纹地和阳文四季花卉。是景德镇1964年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枢密使汪澈墓所出。青白釉魂瓶,瓶上部下方饰十二人俑、俑上塑行龙绕于云间,另饰鸡、犬、龟等动物。该器物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福建地区瓷窑亦烧制青白釉龙纹壶。壶,直颈,圆腹,圈。腹部起六条凸弦纹,肩部饰一条绳纹装饰,颈部饰一条蟠龙,龙形象草率。

从官窑器物标本来看,多为薄胎厚釉,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为增加釉层的厚度、有玉石感,采用先素烧坯,然后多次施釉,釉多在2毫米以上,为克服釉厚在烧制过程中发生流釉,碱金属含量较低,施釉刚好在边,露1至2毫米的紫黑色胎。在烧法上采用宽圈露胎,中心用六个支钉支烧,以防止器物变形。从上述分析来看,官窑器物的特点为薄胎厚釉,紫口铁,釉面有纹片,是以釉色纹片见长。尽管如此,窑工还是做了一些尝试,采用划花、印花装饰,在窑址中已发现十几件印模,但从传世器物来看,装饰效果不很理想。器物因釉厚而不透明,纹饰较为模糊,不够清晰,所以划花、印纹装饰在官窑器物中未能流行,而传世及的几件带有龙纹装饰的器物就愈显珍贵。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