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有没有私下交易寿山石玉玺的地方

  • 发布时间:2019-01-13 22:10:49,加入时间:2017年04月24日(距今3028天)
  • 地址:中国»广东»珠海: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珠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于老师,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咨询热线:

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篆书印文“雍正御笔之宝”,规格7.4x6.1x6.1cm。该宝玺白玉质地,九螭钮,所用的白玉质地极为通灵温润,通体洁白致密,纯净无瑕,至为难得,此宝玺的质地在整个雍正宝玺中极为少见,是雍正帝仅有的五方玉质宝玺之一。另外,此宝玺的原包装匣保存完好,体现出雍正皇帝的性格特点和艺术品味,也为了解雍正帝宝玺的盛储存放方式提供得样本。

一位福建籍大臣听后连忙脆倒禀告:玉皇大帝赐给皇上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因为这正合玉皇大帝赐书的“福寿田”三字。乾隆皇帝听后大喜,认为这确实是上天对自己的恩赐,从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礼中,都要在供案的供上一块田黄以祈求上苍赐于国家和自己王土浩荡、多福高寿。

寿山石玉玺行情价格信息,咨询电话:(赵总)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寿山石玉玺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寿山石大印章料价格:RMB日期:

寿山石楼雕印章价格:RMB日期:

康熙帝碧玉玺价格:RMB日期:

康熙帝碧玉玺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寿山石玉玺市场成交的价格: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价格:RMB日期: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价格:RMB日期: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价格:RMB日期:

寿山石紫砂狮钮印章价格:RMB日期:

历史上各王朝,维系其封建统治的象征物“宝玺”,自秦始皇开始刻制后,历朝或是传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秦始皇创立的宝玺制度被汉高祖刘邦全部继承下来,形成了后来所谓的“秦汉八玺制”,这一制度也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和“隋”,他们不仅继承了秦汉的八玺制,而且连规格、名称、纽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武则天称帝时,则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而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从此以后各朝都称“宝”了。北宋增至十二宝,南宋则是十七宝。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宝,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

钮雕的历史始于周代,其时简单,浑朴,甚至只钻一个孔,称“印鼻子”,用来穿绳系结,便于携带。以后文人和雕刻师把“印鼻子”改造成“钮”。古代的印章属达官贵族专用,按级别分玉玺、金印、银印、铜印;所刻的印钮也按级别有所不同。如皇帝用的玉玺,螭虎钮,皇后用的金玺,也是螭虎钮,诸侯王公用的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将的金印,龟钮,食二千石的官用银印,龟钮,食二百石以上的官用铜印,象钮。古代印章多为金属所制,雕钮不容易。据考,石印的历史始于秦汉,如五六十年代在湖南长沙一带就有40余枚西汉滑石印,多鼻钮、台钮、桥钮及龟钮,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但元代王冕以花乳石作印章石后,文人雅士才开始用石印,更重视石钮的艺术。明代思想家李贽就有两枚印章,刻有单狮钮。现代印章刻钮之风尤甚。凡较优质的寿山石章,几乎每章必刻钮。刻钮之后就特别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2015年4月7日,香港苏富比2015年春拍“雍廷聚瑞──雍正御製珍品”专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举槌,其中一件清康熙(印钮)、雍正(印面)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以28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番竞夺,终以9200万港元落槌,包含佣金为1.0492港元。此前估价3000万到4000万港元。

不同时代,对玺、印、章的使用范围不一。根据《通典》所载:“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秦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齐,……并依秦汉之制。皇太子诸王金玺,皆龟钮。公侯五等金章……光禄大夫、卿……四品五品将军,皆银章。尚书令、仆射……诸州刺史,皆铜印。”可见,“玺”是帝后以及诸侯王所用,臣下则根据实际地位称“章”、称“印”。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按:清代郡王印章仅称“印”,如“多罗定郡王印”)。[3]佩玺是有规矩的,不然,是会掉头的。

玉玺是御玺的俗称,正确、专业的称谓:宝玺。明代正式宝玺亦为玉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即记载:“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冬,则世宗已不豫久矣,乃下诏曰:先朝甲戌遇灾,御宝凡六,其五已遭毁。命所司觅美玉补造。”可见御宝仍为玉制,惜未能流传至今。然成化、嘉靖时,确实用白石等制作一批印玺,多属闲章,部分印文的文字与御宝一样,现藏故宫。[2]明朝有二十四宝玺,其中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之传玺(《明史》卷七十四;《明会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清朝的宝玺用料更繁多,除玉外,还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质、金质、水晶、玛瑙、骨质等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