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农林渔牧 » 农药

桑葚菌核病(白果病)还是预防为主,没有所谓的特效药

  • 发布时间:2019-03-15 00:00:00,加入时间:2016年11月30日(距今3160天)
  • 地址:中国»山东»潍坊: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282号青辰国际A座
  • 公司: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刘青,手机:15662496033 微信:qing207626 QQ:3045255633

桑葚菌核病又称白果病,是果桑的主要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类桑树病害,病菌在桑树开花时开始侵入,病果呈灰白色,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其病原孢子随气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主要是侵染雌花,侵入雌花后,果肉肿胀,呈乳白色会灰褐色,捻破后可闻到腐烂臭气。失去商品和食用价值。

一、桑葚白果病的发生规律:

1、侵染特征:桑葚菌核病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到次年春季桑树开花期间,若条件适宜,土壤中的菌核就会萌发而后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传播到雌花上,引起侵染。病原菌入侵雌花后,菌丝大量增殖并侵入子房内,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菌核随着病果落地,进入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桑树萌芽时,随气温升高,再次成为侵染源。

2、发病因素

a.气候:在开花期间,若雨水多,土壤湿润,气温高则有利于土壤中的病菌萌发,进而促使菌核病爆发。

b.施肥,偏施氮肥会导致树体虚旺,细胞不紧密,树体营养不足,抗病性差。同时也会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性降低,为病原菌的繁殖提供条件。

c.组织幼嫩:果桑不仅开花期感染菌核,在整个结果期都可感染,只是以开花前后感染最多,青果期感染相对较少,成熟果桑不感染。可见幼嫩组织最易感病。

二、桑葚白果病防治现状及用药分析

1、发病迅速:一旦上病很快就扩展,很多人都放弃治疗。

2、常规药剂抗药性强:连续使用有限的可选择的药剂往往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三、桑葚白果病防治措施:

1、物理方法:

a.深耕:对发病严重的桑园,在果期结束后对桑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深耕可使得部分病原菌被深埋土中,不利于其萌发。

b.地膜覆盖:若遇春季雨水多,在桑树开花前用农用薄膜覆盖地面,可有效隔离病原分生孢子,使之无法侵染花器。

2、使用药剂:

施肥:奥农乐(中草药生物菌肥)+有机肥,生物菌不仅可固氮固碳为树体提供养分,还可以调节土壤的团粒结构、盐渍化、酸化等问题,同时还有“占位”拮抗病原菌的作用,直接降低发病率。

桑葚白果病预防方案:

a.桑芽萌动时: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大蒜油1500倍喷雾

b.开花前:靓果安300倍+地力旺5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之后每间7天喷一次,喷3-5次,直至少量桑果转色时停喷。(注:青果期时比较重要,此时若遇菌核病高发气候条件,将靓果安的浓度提升至倍)

注:花前和青果期喷药时:桑枝、干、叶、果和地表面全都要喷洒预防)

对于已经上桑葚白果病的治疗方案:

靓果安倍+大蒜油1000倍+化学药喷雾(如菌核净、戊唑醇),连续喷雾即:今天一遍明天一遍连续打2遍,其中一遍配着化学药。若高发条件持续在,打3遍。

中草药制剂达到药食同源、药肥双效,营养复壮的效果,有利于展叶,叶绿体创造的叶绿素多,创造的有机质多,树(株)体必然健壮。而健壮是防治疑难病害的关键。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