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金圆券发行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已经丧失了的基本职能,各地市场纷纷以美钞、银币、铜元等进行交易,甚至恢复到物物交换的程度,市场陷入一片混乱。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继解放,人民在6月起宣布停止金圆券流通,以金圆券10万元兑换人民币1元的比率,收回后销毁。7月,广州国民停发金圆券,改行银元券,发行仅10个月的金圆券就此彻底收场。金圆券与一战后的德国马克被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两个经典的恶性通货膨胀案例。
还有如十万元一张金圆券,图案、颜色完全一样,仅在正面底下有一行小字,印有“印制厂和特约一厂、二厂”等,直至十厂,我都有,说明当时国民,不顾人民死活,让许多印刷厂同时来印刷,应付物价飞涨,造成恶性循环,币纸贬值。有人说你拿一麻袋金圆券,不一定换到一斤米的可悲景象。
收购金圆券伍万元的-价格格现金交易,咨询电话:(金总)
民间收藏协会近几年对金圆券伍万元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950年版人民币价格:RMB日期:
民国37年银行关金价格:RMB日期:
1946年银行金圆券德----价格:RMB日期: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金圆券伍万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日期: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日期: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日期:
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爆破----价格:RMB日期: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日期:
这枚珍贵邮票由于历史原因损毁很多。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与东欧国家交往密切,邮政领域的往来主要是邮票进出口和互换。当时有大量的中国上世纪50年代前的邮票,经中国邮票出口公司到了欧洲一些国家,如匈牙利、东德等国家。“文革”时期的动荡使得国内库存的大量民国邮票损毁,而这些出口到东欧的邮票却得以保存下来。当时由于建设和运动的热潮,这些邮票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一直保存在一些东欧国家的邮政仓库里。
金圆券军费,法币的刊行量越发大增,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万亿元,三年间增添凌驾一千倍。就通货刊行额而论,战前只不外14亿元[3]。1947年头,法币刊行总额为3万5千亿,至7月增至10万亿以上[4]。在库存、外币都没有实质增添的情形下,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曾经有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质料赚钱。
我还有一张五百万元金圆券,是中华书局印刷厂印制的,当时报已登出信息,好像是1949年5月下旬要发行,结果5月27日上海解放了。实际在还未解放的地方也只流通了20天,被银圆券替代,所以市面上不多。但银圆券寿命更不长,全国解放了,只好到台湾发行新的银圆券了。
据了解,这次汇集了民国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12家银行和机构发行的100枚纸币的“民国百年百钞珍品展”,目前在广深佛的其中26家广天藏品连锁店设有展点。
据相识,关金券现实上是“海关金单元兑换券”的简称,是一种国民党统治时期缴纳关税专用的纸币。1929年,天下金价飞涨,银价暴跌。国民党为了保证关税收入,决议海关征收金币,从1931年至1948年,国民党先后刊行47种关金券取代法定钱币流通,面额从拾分到贰拾伍万元不等。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实验所谓“币制刷新”,宣布破除法币和关金券,刊行金圆券,关金券阻止流通,正式作废。金圆券至1949年7月阻止流通,只使用了九个月左右,由于其时物价上涨飞快而让金圆券贬值凌驾两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