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有《古钱百咏》、《中国近现代铸币图说》、《观古阁泉说注评本》等专著。在《天津日报》开辟“满庭芳·二丰合谈屑”专栏,陆续发表有关钱币知识、掌故三十余篇。曾四次向国家捐献珍贵钱币文物,其中捐献的成套的土地战争时期各农村根据地的纸币、布钞,均收入《中国大系·钞卷》。
贞祐元宝贞祐通宝、元宝:铸期:宣宗聚艺年间(年)
陕西榆林古董聚艺元宝鉴定拍卖去哪,咨询电话:\(马总)
聚艺元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聚艺宝”折二隶书成交价:123万 成交日期:
1982年“咸丰聚艺宝镇-----成交价:453万 成交日期:
北宋“聚艺宝”折二隶书成交价:518万 成交日期:
“聚艺宝”折二隶书成交价:428万 成交日期:
寿山白芙蓉钱样币聚艺宝成交价:517万 成交日期:
乾道聚艺宝-成交价:566万 成交日期:
北宋聚艺宝隶书折二直径成交价:229万 成交日期:
津门二丰舍——邱思达先生简介邱思达1935年生,号津门二丰舍,天津市人。系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天津市钱币学会理事、市民间收藏学会顾问。受家庭熏陶,自幼酷好集研钱币,藏品颇丰。1990年,在天津市举办个人钱币展。对中国古老的贝及两宋钱币有深入研究,为《中国钱币大辞典》撰写两宋词条二百条,并有众多论文发表于《文物》、《中国钱币》、《人民中国》(日文版)、《中国报道》(世界语版)等报刊。出版有《古钱百咏》、《中国近现代铸币图说》、《观古阁泉说注评本》等专著。在《天津日报》开辟“满庭芳·二丰合谈屑”专栏,陆续发表有关钱币知识、掌故三十余篇。曾四次向国家捐献珍贵钱币文物,其中捐献的成套的土地战争时期各农村根据地的纸币、布钞,均收入《中国大系·钞卷》。
宣宗贞祐钱旧谱所遗,自清李竹朋<古泉汇>出,才知有一枚"贞祐通宝"折二(图3,对读)的存在.李竹朋故后,藏泉散出,后由寓居津门的罗振玉所得,后又由方雨选出数品,贞祐折二钱就是其中之一.方获此珍泉,吟诗一首:"鼓铸未闻泰和后,证诸贞祐岂其然,但凭文字论时代,不信哀宗尚有钱."贞祐钱的出现,说明泰和以后还铸钱,但宣宗以后的哀宗时代,通用的也是纸钞,就不可能有泉了.传世的"天兴通宝"、"天兴宝会"等泉皆属臆造,或是纸钞名称.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三.
宣宗贞祐钱旧谱所遗,自清李竹朋<古泉汇>出,才知有一枚"贞祐通宝"折二(图3,对读)的存在.李竹朋故后,藏泉散出,后由寓居津门的罗振玉所得,后又由方雨选出数品,贞祐折二钱就是其中之一.方获此珍泉,吟诗一首:"鼓铸未闻泰和后,证诸贞祐岂其然,但凭文字论时代,不信哀宗尚有钱."贞祐钱的出现,说明泰和以后还铸钱,但宣宗以后的哀宗时代,通用的也是纸钞,就不可能有泉了.传世的"天兴通宝"、"天兴宝会"等泉皆属臆造,或是纸钞名称.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三。
津门二丰舍——邱思达先生简介邱思达1935年生,号津门二丰舍,天津市人。系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天津市钱币学会理事、市民间收藏学会顾问。受家庭熏陶,自幼酷好集研钱币,藏品颇丰。1990年,在天津市举办个人钱币展。对中国古老的贝及两宋钱币有深入研究,为《中国钱币大辞典》撰写两宋词条二百条,并有众多论文发表于《文物》、《中国钱币》、《人民中国》(日文版)、《中国报道》(世界语版)等报刊。
如上3枚贞祐钱,一元宝,一通宝,一通宝折二,或是流失海外,或是传世绝少,或是孤品.当今贞祐钱伪品比比皆是,做伪者找不到原泉翻铸,制作粗劣,钱文书体大为减色,一望而知是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