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的高价位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几乎每件釉里红瓷品,都能在拍卖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港元的价位成交!
1989年,一件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更以2035万港元的创世界纪录价位在港拍卖成交。这一价位不仅是釉里红瓷品和明瓷拍卖之,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所创高价位纪录之一。
釉下彩瓷器收购现如今价格,真假釉下彩瓷器哪里鉴别
本公司近几年对釉下彩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尊------价格:RMB日期:
釉下彩花卉水仙盆价格:RMB日期: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尊------价格:RMB日期:
醴陵窑釉下彩竹林七贤图瓶------价格:RMB日期:
釉下彩青花四條屏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釉下彩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醴陵官窑釉下彩雉鸡樱花瓶------价格:RMB日期:
醴陵釉下彩花卉双羊图壶两------价格:RMB日期:
釉下彩小盘一对价格:RMB日期:
黄卖九中国景德镇粉彩梅花纹----价格:RMB日期:
黄卖九中国景德镇粉彩梅花纹----价格:RMB日期: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釉下彩的突出优点在于不受磨损、永不褪色、无铅、光滑平整、操作简单。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出现在唐代。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其后陕西黄堡耀州窑,浙江慈溪越窑等瓷窑亦纷纷效仿,从此釉下彩广泛流行,屡屡创出惊世之作。其中为典型的就是被世人称为"国瓷"的青花瓷了。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证明,三国东吴的青瓷器上已有成熟的釉下褐彩生产,六朝浙江的青瓷上也偶见釉下彩现象,但尚无形成连续的发展系列。唐代湖南长沙窑进一步用铁、铜两色料烧成釉下褐、绿彩。
自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位扶摇直上。1986年,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莲花纹大盘在香港以940万港元为日本人拍走,据专家估计,此品当今若再上市拍卖,价位当在2000万港元以上!
唐代河南巩县还成功地烧制了青花瓷器。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绿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