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从西周玉器来看,西周300余年的玉器是新的风格逐渐取代商玉风格,从商玉立体的、平面的、繁复的、简单的多种类型的玉器,逐步转化为薄片状、平面阴线刻为主的玉器,较多地沿袭了商玉线条简练的做工,后期又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阴线细密纹饰玉器。
圭的形制特点因时代不同,种类相异而存在较大的差别,新石器时代的"玉圭"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圭。这种长条形,平首带穿的玉器多见于龙山文化,以素面为多,少数在下端饰有阴线弦纹,精美者刻有兽面纹。纹饰系用利石刻成,有明显的刻划痕迹。
碧玉蟠龙玉圭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彭经理)
碧玉蟠龙玉圭近几年成交记录:
清乾隆乾隆御题玉圭插屏成交价:379万 成交日期:
青玉圭-----成交价:117万 成交日期:
白玉圭一组六件成交价:225万 成交日期:
青玉圭-----成交价:467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乾隆御题玉圭插屏一-----成交价:159万 成交日期:
兽面云纹玉圭成交价:172万 成交日期:
兽面云纹玉圭成交价:319万 成交日期:
高古玉的价值该如何看待?有专家表示,由于高古玉鉴定的难度大,需经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磨炼,因而很多收藏家都知难而退,所以收藏高古玉的圈子很小。同时,受到国家文物政策的限制,规定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不能直接拿到市场上去公开交易,所以其价值就体现不出来。
这就是玉圭。不同名称的圭是赋予持有不同权力的依据,如: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传达这个使命的人必须手持珍圭作为凭证;遇自然灾害,周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为珍圭;谷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琬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琰圭——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
汉代玉圭已从社会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其地位,才特别雕造了少量的玉圭。宋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仿制品。明代玉圭呈尖首平底状,有的器表满布浮雕的谷纹或蒲纹,有的阴刻出四山纹,寓安定四方。
战国以后圭在社会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点缀朝廷的威仪时曾制造过,但绝大多数没有流传下来。今日所见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战国的作品。清代伪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真正的玉圭见于商代,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古文献记载,玉圭是贵族间礼仪来往中使用的一种玉礼器。古史传说三皇之一的舜曾向治水成功的大禹赏赐玉圭,古文献记载贵族在周王即位仪式或朝觐仪式上要献上玉圭,可见玉圭在昭示礼仪制度、维护等级秩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