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9世纪后半叶,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中国的“玉”分为软玉和硬玉(见地质情报所:《翡翠冲的《国外地质科技》,1981年第2期)两类。硬玉,中国俗称“翡翠”,是中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翡翠不管是“山料”(原生矿石)还是“籽料”(次生矿石),主要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致密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翡翠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紧密的纤维状结构,使翡翠具有细腻和坚韧的特点。
软玉常见颜色有白、灰白、绿、暗绿、黄、黑等色。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软玉的品种主要是按颜色不同来划分的。白玉中佳者白如羊脂,称“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有人将灰白色的青玉称为“青白玉”。碧玉呈绿至暗绿色,有时可见黑色脏点,是含杂质如铬尖晶石矿物等所致。当含杂质多而呈黑色时,即为珍贵的墨玉。黄玉也是一种较珍贵的品种。青玉中有糖水黄色皮壳,现有人称其为“糖玉”。白色略带粉红色者有人称为“粉玉”。色的则称为“玉”等。
玉纽扣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彭经理)
现在,老姜确立了目标:再过两年时间,集满100副玉纽扣。前一次去台湾,在高雄的一家古玩商店,他惊喜地找到两副玉纽扣。当时因为家人生病急于回大陆,没来得及下手。这两副纽扣让他一直牵挂,他说,下一次去台湾,他一定要把那两副买回来,希望店主还没有出手。
在收藏界,专一搞某一品种收藏的人很多,要找到与别人不同的种类并非件易事。在经历了十年收藏之后,老姜把目标锁定玉纽扣。他了解到,玉纽扣在明清时比较盛行。所谓“君子如玉”,一些达官贵人在随身佩玉的同时,也把玉做成纽扣,缝在比较的服饰上。
虽说纽扣是日常用品,但纽扣的质地各异、形态多样,如果收集到一起也是蔚为大观。因此,老姜决定剑走偏锋,开始玉纽扣的收藏。
近日,家住南京市江宁区小丹阳镇的陈某在自家菜地种菜时,从地下挖出一个S形的铜制品,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个汉代贵族服饰上的纽扣,也叫铜带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大多数纽扣都是用线直接缝在衣服上,记者看到其中有一副纽扣的线眼陷在底部的平面内,用缝衣针显然穿不过。老姜说,他专门考证过,这种纽扣是用金丝线穿过纽扣洞,再缝在衣服上的。
再花两年收满100副
玉石材质正如不加修饰的人,人品是人的本真美,玉德即玉的质地美。儒家提出玉有德的主要根据是玉质的优越性,也是美石为玉的另一个版本。玉料是不可复制的,好的玉料又是稀缺的。上好的玉料温润莹泽、坚韧缜密、色彩纯正、无瑕玷绺裂。这样的玉质本身便带有君子之风、儒士风范的东方神韵,就该尽量保存其天然性,可谓“好玉不琢”。即便不加雕琢,也依然极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