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库钱质地考究,制作精美,为纪念和辟邪之用,放在库里,不作为正式参与流通。大唐镇库钱是南唐所铸,可能是历代钱币中以“镇库”为钱名之钱。不过,在历代钱币中,虽然不铸镇库二字,实际上也有镇库性质的大型钱币。
唐代以后,门神用的是秦琼和尉迟敬德。也是用来驱鬼的,即使鬼不敢来。而钟馗是捉鬼的。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节将钟馗图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辟鬼。瑞兽貔貅,也是财富守护神。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共四个名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
镇库大钱专家如何鉴定,镇库大钱真实收购成交率高吗
本公司近几年对镇库大钱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大观通宝”开炉镇库大钱一----价格:RMB日期:
太平天国镇库大钱残块价格:RMB日期:
“大观通宝”开炉镇库大钱一----价格:RMB日期:
太平天国镇库大钱残块价格:RMB日期:
太平天国圣宝镇库大钱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镇库大钱市场成交的价格:
半两镇库大钱价格:RMB日期:
宝源局光绪通宝镇库大钱一枚----价格:RMB日期:
“大观通宝”开炉镇库大钱一----价格:RMB日期:
西汉“半两”特大型钱直径------价格:RMB日期:
“大观通宝”开炉镇库大钱一----价格:RMB日期:
不同朝代的花钱均有鲜明的特色和风俗,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在的强大渗透力。如果钱币史上少了花钱的点缀,只有形制规格类似的朝代更迭、年号变换,那便真的没有趣味了。
镇库者,顾名思义,镇守库存。它是指古代铸钱局在正式开炉浇铸某一(国号、年号)制式的钱币前,为进贡、纪念、避邪而先行的大钱。由于镇库大钱一般在库房货架(或其它固锁装具)上方悬挂或固定摆放,又可起到账实总数对照的标记作用。镇库钱一般制作精美,硕大厚重,存世绝少,流入民间更是凤毛麟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嘉德春拍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100万起拍,经过近40次的激烈竞价,终以拍出了352.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了古钱拍卖新纪录,至今仍然位居首位。据了解,三孔布是先秦中为珍贵的品种,也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这枚“武阳”三孔布属于非常珍罕的老生坑传世佳品。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公元1736年登上帝位后,年号乾隆,便开铸“乾隆通宝”制钱。他在位的60年里(至公元1795年),先后有宝泉、宝源及有关省共22个铸钱局浇制。制式多为,钱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量为2.4-2.8克,多用青铜、黄铜制作。新疆伊犁、阿克苏、叶尔羌、喀什葛尔等局采用自产红铜浇制,被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维语称钱为“普尔”);面文“乾隆通宝”四字为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满文局名,“新疆红钱”的背文,则左为满文、右为回文。由于当时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乾隆通宝”皆为钱,无折二、折五和折十钱,故民间有“乾隆无大钱”之说。
据悉,历史久远的汉朝五株钱,北宋的古钱币,在业界享有“美”誉,但投资门槛较低,令古钱币的收藏大军近年不断壮大。虽然收藏古钱币的资金门槛要求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升值前景。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达到300%-4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较2-3年前价升10倍。据有关拍卖资料显示,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如往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枚辽代的通行泉货,一举拍得22万元人民币;而同场出现的一枚唐代乾泉封宝则拍得15万元人民币;而战国时期的五铢钱范亦被抢至18万元人民币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