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枢(1246—1301年),元代渔阳(今北京)人,是当时与赵孟頫齐名的大书法家,也是一位文物鉴赏家,晚年在杭州做官,后葬在杭州。如果说文房用具表明他是一位大书法家的话,那么同时随葬的战国玉器、唐代青铜镜以及这三件龙泉青瓷等文物,说明他还是一位颇具性情和品位的文物鉴赏家。作为一位文物收藏家,龙泉窑青瓷在其墓中出现,它们究竟是属于当时的工艺品还是前朝的文物,需要仔细甄别。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龙泉窑,它的市场尚属于起步阶段。在已经拍出的宋代龙泉青瓷中,总体来说其市场行情是上升的,建议藏家和投资者可把目光转向高古宋瓷,而宋瓷中的潜力股,龙泉青瓷。
哪里有宋龙泉窑瓷器交易市场,宋龙泉窑瓷器找哪位专家鉴定权威
本公司近几年对宋龙泉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宋龙泉窑刻莲瓣纹五管瓶价格:RMB日期:
宋龙泉窑龙纹盖罐价格:RMB日期:
宋龙泉窑仿官窑直颈瓶价格:RMB日期: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簋式炉价格:RMB日期:
龙泉窑双凤耳长颈瓶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宋龙泉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宋龙泉窑三炉价格:RMB日期:
宋龙泉窑梅子青刻莲瓣纹六管----价格:RMB日期:
宋龙泉窑青釉龙罐价格:RMB日期:
宋龙泉窑刻莲瓣纹五管瓶价格:RMB日期:
宋龙泉窑缠枝花卉捧盒价格:RMB日期: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明清,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在南宋中后期达到鼎盛,是中国古代青瓷技艺的集大成者,其典雅的造型和精美的釉色成为宋瓷鉴赏的典范和圭臬。至于南宋文化,也是史学界脍炙人口的重要课题。
即便如此,上述两个命题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密切关系,或者说南宋龙泉窑之人文底蕴和审美价值应该如何去解读,却是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物资料的相对缺乏和对已有文物的误判误读;二是对南宋文化背景的分析过于片面和肤浅,就事论事,尤其缺乏从文官政治和商品经济这一层面的开掘。
2013年2月22日,日本东京拍卖株式会社举办迎春拍,上拍宋代至明代龙泉窑青瓷约25件,估价低廉,九成以上的拍品仅数万元人民币。2012年5月3日JADE株式会社(日本美协)在东京举办的春季拍卖中,特别推出“翠瓷礼谈——宋元明重要龙泉青瓷”专拍,收入北宋至明代龙泉青瓷16件,多数估价仅在数万元人民币,直径9厘米有小修的南宋官窑鬲式香炉高估价为20万元人民币。2013年伦敦苏富比春拍上有一件宋代龙泉青釉贴鱼纹盘以22144英镑成交。2012年保利香港首拍上,宋代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以63.25万港元成交。
如果说龙泉窑是一棵屹立千年的大树,那么南宋时期正是它具生机和活力的青春时光,鲜花绽放,硕果累累。显然,在这一历史时期,龙泉青瓷拥有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不仅有肥沃的土壤和辛勤的园丁,还有适宜的空气、阳光、雨露。而这些正是南宋文化包含的内容,所以这里的文化应该是广义的,制作技艺和社会需求、时代风尚和审美追求、文官政治和商品经济等等,每个层面的因素都应该综合起来考虑。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凌,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至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