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铜镜以安阳妇好墓的4面具代表:尺寸较小,圆形镜多数直径尺寸在10厘米之内,且镜面较薄。此时镜钮所占比例较大,甚至有平行双钮,多数以简略的几何纹作为装饰图案,取自大自然的叶脉纹、光芒纹、锯齿纹占主流,鲜见动物、瑞兽、人物纹饰。像2008年中国嘉德秋拍第4201号商代人物镜非常罕见,直径5.7厘米,以1.232万元拍出,“主纹饰为两人物对钮而立,人物修长、生动自然,锈色熟美”。明确出自周代的铜镜拍场上极为罕见。
每季铜镜拍卖多是唐镜独占鳌头。2001年以来,仅中国市场成交价超过30万元的唐镜50方以上,且半数价超50万元,价格过百万元有5方。2001年中国嘉德春拍唐代平脱银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就拍至45.1万元。2009年秋拍直径17.7厘米的海兽葡萄镜以268.8万元创中国铜镜拍卖纪录,海兽葡萄镜唐代的铜镜名品,常拍出高价。今春,直径21.3厘米的海兽葡萄镜以120.96万元拍出。
瑞兽铭文青铜镜鉴定权威机构,瑞兽铭文青铜镜去哪可以交易
本公司近几年对瑞兽铭文青铜镜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狻猊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唐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清中期碧玉仿隋唐“炼形神------价格:RMB日期:
唐代莲叶伏龟金质对盘价格:RMB日期:
战国喜鹊镜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瑞兽铭文青铜镜市场成交的价格:
狻猊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唐代莲叶伏龟金质对盘价格:RMB日期:
仙骑纹菱花镜价格:RMB日期:
瑞兽葡萄纹镜价格:RMB日期:
六瑞兽葡萄镜价格:RMB日期:
“止水——鉴盆中静水——无水光鉴——光面铜片——铜片背面加钮——素背镜——素地加彩——改绘彩加铸图纹——加铸字铭”。从考古实物考察,中国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就已铸造铜镜,至清末,中国使用铜镜历史长达4000多年。期间经历了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铸造盛世,宋、元、明时期的世俗化时期,发展到清代逐步为玻璃镜所代替。
瑞兽镜存世量较多,兽的形态各异,有些青铜器研究学者形容它们像狮、虎、豹、狼、马、鼠或狐头马躯、狐首虎躯等。唐朝服饰中有“瑞马纹”、“织成紫瑞兽袄子”,可见古镜中的兽都可概称为瑞兽。从时间上判断,兽之动态较早以静态伫立为主,稍晚的多呈现活泼跳跃之状。此类镜流行年代在隋朝和唐代初期,铭文内容多种多样,除此镜的“光流素月”外,还有“赏得”、“玉匣”等等都以铭文前两个字作名,统称“瑞兽铭带镜”,其中时代稍早者多连珠纹与柿蒂纹钮座,内区瑞兽规矩配置,似狮似虎,铭文内容多祈求长生、厚禄之吉祥语。
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齐家文化墓葬中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小型铜镜,造型、装饰均较原始,应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知早的一面铜镜。
2004年,中国嘉德推出民国藏家关祖章旧藏铜镜专场拍卖,143面铜镜全部以高于预估价成交,其中一面唐代脱银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拍出了45.1万元的高价。
接下来,铜镜在拍场上迭创新高。2006年秋拍,唐代一面放日圆形瑞兽镜以44万元成交,比一年前的成交价上涨了14.3万元。2008年秋拍,中国嘉德铜镜专场一件估价55万的元代缠枝花卉镜拍出了100.8万元。2010年春拍,铜镜拍卖纪录上升到了268万元,秋拍则一举跃升到了728万元。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