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是中国古代出现“早的玉器”
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玉璧是玉器中数量多、使用时间长的一种,直到今天,我们在各地的拍卖市场上,也仍然能看到不少有关古代玉器的竞拍精品。早期的玉璧,多光素无纹,到西周时期,玉器开始出现了带有纹饰的龙纹璧。从春秋到汉代,有纹饰的玉璧较多,没有纹饰的玉璧则显得很少。战国时期,谷纹玉璧和卧蚕纹则变得较为流行。汉代之后,玉璧在纹饰方面则显得更为精美,璧面上经常刻有两到三层纹饰,并且多以蒲纹、变形龙纹等为主。
除了生动自然的沁色,经4000余年埋藏中冬寒夏热的温度变化和热胀冷缩,玉石表面的晶体脱落出现缝隙,由于过程十分缓慢,因此这些缝隙的线条非常柔和、纤细,常以斜向分布;如果玉器经过人为的火烧、油炸、水煮提高温度后再骤然降温,此时形成的缝隙形似碎裂纹,不仅僵硬多拐弯,且线条之间还会形成交叉封闭,放大观察时,类似干旱龟裂的土地。
2018年如何收购玉璧,2018年玉璧容易收购吗
本公司近几年对玉璧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汉代青玉璧--价格:RMB日期:
汉代青玉璧--价格:RMB日期:
汉代龙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玉石汉代古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汉代玉璧----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玉璧市场成交的价格:
汉代汉玉璧--价格:RMB日期:
汉代龙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汉代汉玉璧--价格:RMB日期:
汉代玉璧----价格:RMB日期:
玉石汉代古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文化所占的地位为核心。说起玉璧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还有家喻户晓的成语——“完璧归赵”,也是记载于《史记》中,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历史上,蔺相如从秦国带回的和氏璧,其实也是玉璧的一种。在今天,和氏璧早已失传,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战国时期相继的楚国墓葬中,我们的考古学者,也发现了诸多制作精美的玉璧产品,从这些玉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珍贵的历史价值。
上海古玩古玩心将拍卖400件中国古董包括乾隆玉璧
上海古玩古玩心拍卖行宣布,将于15日在伦敦拍卖大约400件中国古董。
从考古实物的特点来看,良渚玉璧常用绿色系的软玉,璧面厚重,厚度可达1厘米或以上,器形规整,璧面光滑,线条流畅,璧边缘磨制精细,中间的圆孔采用两面对钻,孔壁上留有相交的错位台痕,打磨抛光工艺十分成熟。彭家墩M10玉璧几乎就是这样一件标准器:玉璧直径19.4厘米,外缘厚度1.2厘米,内孔直径一面4厘米、另一面3.7厘米,内孔直径两面不均恰恰证明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钻孔技艺采用了两面对钻,经游标卡尺的测量,位于内孔孔壁上的错位台痕一侧距璧面0.63厘米,另一侧距璧面0.87厘米,两者相加的1.5厘米也表明,虽然切割技艺已非常好,但整块玉璧仍然是中间部分厚,四缘略薄。
眼前的玉璧总体呈深绿色,白色较多的一面是钙化较严重的“阴面”,有朱红色沁的一面则是氧化程度较重的“阳面”。钙化的出现是因为玉石在与带有酸性物质的泥浆水长期接触后,玉石内的结晶水丢失,玉石出现不同程度的石灰化后呈现不同程度的白色,深者,即人们常说的“鸡骨白”。玉璧“阳面”上出现丰富的色泽变化,则是氧化的结果。青绿色的玉石中含有三氧化二铁,这是一种红棕色的物质,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三氧化二铁会从玉石的裂缝中析出并呈现黄、淡黄、橙、淡红、深红等变化,由于变化时间有先后,所以玉石表面的色彩深浅呈现会非常自然丰富,绝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