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砚台按材质分类,基本上可分为石质类砚(如端砚)、泥陶类砚(如虢州澄泥砚)、瓷质类砚(如青花瓷砚)、金属类砚(如铜砚)、宝玉石类砚(如玛瑙砚)、有机宝石类砚(如砚)、杂类砚(如木砚)这几大类别。而砚台制式的分类,在宋代就有几十种之多。至于砚台的社会属性分类,则有文人砚、民俗砚、官家砚、皇家砚等,制作风格包括广作(粤派)、皖作(歙派)、苏作(海派)、京作(京派)。
砚台价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厚度、大小以及形制,进而考究其石质纹理,包括是否有青花、鸲鹆眼、胭脂火捺、金眼线等;而雕工也有讲究,明清砚台的雕工更好、更成熟,但是素工的文人砚有时候价位反而更高。
收购澄泥砚台什么价格,2018年澄泥砚台有什么特征
本公司近几年对澄泥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黑澄泥兔子形砚台价格:RMB日期:
明秋叶螳螂纹澄泥砚配红木------价格:RMB日期:
高台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唐澄泥砚台--价格:RMB日期:
澄泥砚寿星砚台一套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澄泥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松竹梅纹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明秋叶螳螂纹澄泥砚配红木------价格:RMB日期:
明秋叶螳螂纹澄泥砚配红木------价格:RMB日期:
八卦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明或更早俏色朱雀纹石函澄泥----价格:RMB日期:
古砚一直是收藏中的小众,虽然参拍藏品件数不多,但大多是名人大家的古砚精品。如今,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起云涌,在国际古玩市场上,一方古代名砚的成交价也可谓“价胜金玉”。不久前,在西泠印社2009秋拍“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砚台收藏中堪称“石渠宝笈”级的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就以548.8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文人砚拍卖的世界纪录。
砚台的历史悠久,古砚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砚台藏家黄海涛介绍说:“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在秦汉时期形成了通常意义上的砚。它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卓于宋元,弘扬于明,精繁于清。汉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神风、雄风’,神器在上、在庙,其给人的感受是御人、吓人。唐砚是宏丽丰腴的外拓张扬风格和饱满朴实的雄浑风格。以文人为主要受众的砚台从北宋起一直把握着砚的主流发展脉络。也是从宋代起,开启了石砚的天下。‘宋砚有线,明砚无边’,明代的砚式,大多还延续宋代‘规矩方直’的风格,但造型趋向宽敞浑厚。清代石砚雕制,造型拘谨,纹饰堆砌。”
澄泥砚在唐宋时期就作为贡品,一直为文人墨客所称道,与澄泥砚相关诗词留句屡见不鲜。如唐代韩愈有《瘗砚史》——“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复其质非生死类,全斯用毁,不忍弃。埋而识之仁之义,砚乎研乎与瓦砾异。”惋惜其碎砚,宋代欧阳修在所著《砚谱》中曾赞曰“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宋代文豪苏轼有关于澄泥砚诗《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岭山。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从戎拟学班。”黄庭坚亦在其《再和公择舅氏杂言》中曰:“吕翁之治与天通,不但澄泥烧铅黄。”
该伏虎砚以一椭圆形包袱式紫檀木盒储之,盒面镌刻隶书“虎伏研”三字,盒盖内填金隶书御铭与砚铭相同,下有钤宝二,曰“会心不远”、“德充符”。盒内底镌刻隶书“乾隆御用”并“几暇临池”方印,均填金,雕饰十分精美,应为乾隆书房中蒙皇帝手泽的珍品。
无独有偶,就在去年底,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亚洲艺术品拍卖周中,一件清乾隆·御制澄泥虎伏砚,连同紫檀刻包袱纹盖盒,估价2万-3万美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42.65万美元(约合973万元人民币)。
进入现代,曾一度被纳入小众收藏的砚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特别是具有一定年代的古砚,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充满艺术美感的造型,成为丹青墨客和投资收藏者关注的热点。古砚收藏需注意哪些基本问题?其投资前景是否值得期待?
砚台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与笔、墨、纸并列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由于其质地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黄海涛介绍,砚台由古时研磨器发展而来,古代岩壁画和彩陶画等遗迹或遗存物上的颜料,都来自研磨器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