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钱币

青铜冰鉴收购鉴定公司

  • 发布时间:2018-03-03 07:30:28,加入时间:2017年03月30日(距今2621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深圳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杨老师,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曾侯乙墓了大量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商周以来的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铜冰鉴便是曾侯乙墓青铜器中的代表器物,集中表现了曾侯乙墓青铜器新颖、奇特、精美的特征。

铜冰鉴的四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像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的铜冰鉴,是一件双层器,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壶内装酒,冰可使酒凉。当然亦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使缶内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冬天时饮用的温酒。这"冰箱"还是无氟的,冷暖两用的,完全绿色的。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早的、原始的绿色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

国家一流青铜冰鉴交易的地方,青铜冰鉴收购成交快的公司

  当时的酒是米酒,存放时间一长,便发酵过度而变味。该鉴使用时壶内装酒,在鉴内放入冰块,可使酒凉,阻止它的发酵变味。该鉴时带有长柄的铜勺,是舀酒的用具。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发明了食物防腐保鲜的方法。《诗经》中就有奴隶们冬日凿冰储藏,供贵族们夏季饮用的记载。古籍《周礼》记载"祭祀共冰鉴"。"鉴"其实就是个盒子,里头放冰,再将食物放在冰的中间,起到对食物防腐保鲜的作用。由此可见,鉴是我国的冰箱之祖了。

  青铜冰鉴1977年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1]、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鉴高63.2厘米、口长63.4厘米、宽62.8厘米、缶高51.8厘米,鉴为方体,像一个方口的大盆,腹深,平底,四个兽。鉴口四角及四边中部分别有方形或曲尺形附饰,均用凸榫与口沿上相应的榫眼套接。鉴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拱曲的龙形耳钮,钮尾均有小龙缠绕,又有两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

  青铜冰鉴构造

青铜冰鉴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是青铜套器,缶外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有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尊缶这就固定在方鉴里了,十分稳固,不会晃动。方鉴的口径大于尊缶的口径,鉴内壁与缶外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

长宽均为76厘米、高63.2厘米

  方形的缶有盖,溜肩,下腹内收,底部有带穿的方。方鉴底部与方形的缶方穿眼相应部位安有弯形栓钩,正好插入壶穿眼,把壶稳定住。其中一只栓钩还装有倒钩,栓钩插入后,倒钩自动倒下卡紧,使壶不能摇动。该鉴腹部和四角有8个龙形耳,龙头顶承8块接檐式铜饰,四作兽形,四周外口沿均饰以镂雕或浮雕勾连云纹、蟠螭,异常精美。

  鉴作外套,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具有冰镇、加温酒浆的双重功能。

铜冰鉴整体为方鉴内套方形的缶的形式,上有镂孔盖,盖身正中有方形孔,正好套住方壶口。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