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冰鉴收购有什么风险

  • 发布时间:2018-03-07 08:32:27,加入时间:2016年05月04日(距今2953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秦经理,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鉴内中部有方孔,鉴内之缶口颈即从方孔中露出,盖之四面各有一兽面衔环,以便启闭鉴盖。盖上浮雕变形蟠纹,鉴体上多浮雕蟠螭纹,下腹饰蕉叶纹。鉴体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铜缶亦为方体,小口,斜肩,腹瘦深,平底,圈足。缶盖平顶,上置四个圆环钮。盖沿内折,与缶口以子母榫相扣合。缶肩有四个圆环钮。缶上饰T形勾连纹、菱形带纹、斜三角纹、勾连云雷纹、蕉叶纹、涡纹和浮雕变形螭纹,盖内刻铭与鉴铭相同。鉴与缶的组合,设有专门的机关。在使用时,将缶之口、底与鉴之口、底套合固定,灌酒挹酒不需打开鉴盖,只用打开缶盖即可。这套酒器设计巧妙,铸作精细,形体壮伟,在现知商周青铜酒器中尚无可朋比者。湖北省博物馆收藏

历史背景

  编辑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楚辞·大招》中也说“清馨冻饮”,清澄醇酽之酒冰镇之后宜于夏季饮用。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历史意义

哪里快速成交青铜冰鉴价格高,青铜冰鉴目前收购高价格

  编辑曾侯乙墓地处湖北省随州市,夏季时酷暑难耐,因此,此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青铜冰鉴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与古代文献记载的周代流行在夏季饮冰镇酒恰相印证。这一青铜冰鉴的发现充分证明,我国至迟在战国时代已发明了原始的“冰箱”,而冷饮的出现也就肯定不会晚于战国时代。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当然,这套青铜冰鉴除可降温冻饮之外,还可在鉴腹内加入热水,使缶内美酒迅速增温,成为适合冬天时饮用的温酒。可谓一举两得,其妙无穷!

  青铜冰鉴构造

青铜冰鉴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是青铜套器,缶外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有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尊缶这就固定在方鉴里了,十分稳固,不会晃动。方鉴的口径大于尊缶的口径,鉴内壁与缶外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

长宽均为76厘米、高63.2厘米

  《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原来这种器物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如此奢华的器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只能是贵族才享用得起。

  鉴作外套,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具有冰镇、加温酒浆的双重功能。

铜冰鉴整体为方鉴内套方形的缶的形式,上有镂孔盖,盖身正中有方形孔,正好套住方壶口。

  方形的缶有盖,溜肩,下腹内收,底部有带穿的方足。方鉴底部与方形的缶方足穿眼相应部位安有弯形栓钩,正好插入壶足穿眼,把壶稳定住。其中一只栓钩还装有倒钩,栓钩插入后,倒钩自动倒下卡紧,使壶不能摇动。该鉴腹部和四角有8个龙形耳,龙头顶承8块接檐式铜饰,四足作兽形,四周外口沿均饰以镂雕或浮雕勾连云纹、蟠螭,异常精美。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