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康熙霁红釉梅瓶如何鉴别真假

  • 发布时间:2018-03-09 18:01:02,加入时间:2017年11月24日(距今2733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姜老师,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宝光”又称“莹光”,是指瓷器在自然状态下,经过漫长的使用,抚摸过程,在釉表形成的一种如玉似脂的光泽。这种光泽在新瓷器和出土瓷器表面是没有的,只有在传世瓷器上才有。有宝光的瓷器必定有划伤痕,这种伤痕基本上是在使用过程中不经意产生的,呈不规则状,有的深,有的浅:有的上,有的下;但也是些规则的,如在器物凸出的部分伤痕多,在内凹的部分伤痕少。如果出现伤痕新旧一直,方向相同。突出的部分与下凹部分的伤痕数量相近等反常现象,则有做旧的嫌疑。

如果您有瓷器出手,请联系资深市场分析师:邱老师  (电话)

“窑光”是指瓷器出窑时具有的一种崭新的光泽。在自然状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这种光泽会自然消失。有人会问,北京故宫博物馆内的“库存”(指未开箱的清代官窑瓷器),有没有窑光呢?可以肯定的说,这种瓷器有窑光而无宝光,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使用的磨损。所谓“宝光”是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绵软的手掌、抹布等长期摩挲而形成的光泽。就像玉在长期把玩过程中形成的包浆那样,没有这个过程当然形成不了宝光。故宫的库货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般来说,在民间难得见到未使用的明清瓷器库货,更不要说宋元古瓷了。即使这样,在几百年的储存中,瓷器的表面仍然要经受氧化的腐朽,所以鉴定库货最为复杂,表面的窑光存在,但绝不会像刚出窑的新货那样刺眼。

如果您有瓷器出手,请联系资深市场分析师:邱老师  (电话)

宝光是鉴定传世瓷器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鉴定瓷器时要特别注意:

1,宝光与窑光在一个瓷器上不会同在(库货除外)。一个瓷器要么有宝光,要么有窑光,有宝光的是传世久远的瓷器,有窑光的是刚出窑的新瓷。如果一个瓷器既有宝光又有窑光,那它必定是仿品。

2,宝光与釉伤同在。一个有宝光的瓷器,一定会有釉伤。究其原因,是因为瓷器在长期使用中,经过轻微摩擦形成宝光;也会因不断的擦拭或磕碰而形成釉伤。现代的仿品特征是多有宝光,而没有釉伤。即使有釉伤,伤处会表现出不自然。因此,釉伤有深浅,方向、部位和颜色等不同。

3,有先出土,后传世的瓷器;没有先传世,后出土的瓷器。一般来说,先出土后传世的瓷器都是比较高档的,既有出土痕迹,又有传世摩挲宝光;先传世后出土的瓷器,则无法鉴别宝光等传世的痕迹。

如果您有瓷器出手,请联系资深市场分析师:邱老师  (电话)

瓷器釉层表面的一种特征。受到光线照射时,由于釉表面平滑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瓷器的釉表面朝一定方向的反光能力(镜面反射)有所不同,因此感觉到的光泽程度也不同。釉面光泽还与其折射率有关,折射率越高,光泽度越高。

如果您有瓷器出手,请联系资深市场分析师:邱老师  (电话)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