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黄”身价陡涨,背后当然有资金推动的原因。分析认为,对于台湾玉石行业而言,各种门类几乎都已经进入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传统玉石门类的利润成长空间越来越有限,赚钱越来越难。那么,有没有哪一个玉石品种尚未发掘、具有巨大的成长升值空间呢?
尽管进入台湾市场有些时间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金田黄”仍然是陌生的,而对于内地来说,即使是资深玩家,对“金田黄”也几乎是闻所未闻。按照收藏市场“炒新”传统,“金田黄”乍现市场价格暴涨既符合“藏市规律”,也会迎合众多持币观望的藏家与投机者——目前内地收藏市场缺少的不是钱,而是合适的题材。
金田黄原石运作成交率高不高,金田黄原石想收购哪可靠
本公司近几年对金田黄原石市场分析估价:
银包金田黄石罗汉薄意章价格:RMB日期:
金田黄原石--价格:RMB日期:
金田黄原石--价格:RMB日期:
金田黄原石--价格:RMB日期:
印尼金田黄原石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金田黄原石市场行情价格:
印尼金田黄原石价格:RMB日期:
印尼金田黄原石价格:RMB日期:
寿山银包金田黄石梅竹双清薄----价格:RMB日期:
金田黄原石--价格:RMB日期:
银包金田黄石竹林高士薄意章----价格:RMB日期:
除此之外,“金田黄”本身的材质特点也给了市场资金信心。此前,黄龙玉炒作遭遇的一个问题在于缺乏历史文化背景依托。当遭遇质疑时,黄龙玉很难发出有力的声音。而“金田黄”却不同,它一进入市场就傍上了被中国藏家誉为“石帝”的田黄。
从外观看,“金田黄”与田黄实在是太像了。虽然缺少“萝卜丝纹”等特征,但这并不能说明“金田黄”质地不佳,恰恰相反,从质地、颜色、光泽等传统赏石标准来看,“金田黄”原石就非常抢眼,制成雕件之后,包括带皮俏色雕件,颇有高档田黄的风范。而借助雕刻高手的加盟,“金田黄”身价陡增,“金田黄”雕刻作品在2010年6月进入了拍卖市场后,创下了135.8万元的拍卖纪录。
进入拍卖市场是否是资金为“金田黄”造势无从得知,但可以看到的是,在拍卖结束的3个月后,“金田黄”高调登陆福建,并引发各地商家关注。来自台湾的消息则显示,今天“金田黄”的购买群体已彻底转向了内地,绝大多数“金田黄”遭遇内地买家扫货,“金田黄”原石正在源源不断地由台湾流入内地市场。收藏市场一场新的“黄色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在商家而外,内地藏家接受“金田黄”似乎也非常顺利。据称,有北京商家从福建携带“金田黄”进京,仅两块章料就卖出十几万元的价格。而藏家也在出手时,得到了这样的信息:“金田黄”行情只是刚刚开始,如今的“金田黄”价格不到田黄的三分之一,好戏还在后头。
在寿山田黄和“昌化田黄”打得不可开交的今天,产自印度尼西亚的“金田黄”又横空出世,这让中国的田黄市场更加热闹起来。很多珠宝商和媒体自觉不自觉地将“金田黄”与号称“一两田黄十两金”的上等寿山田黄作了比附,认为这种“金田黄”也可创造“一两田黄十两金”的辉煌,甚至还以时下比较吸引观众眼球的新兴玉石品种——“黄龙玉”为榜样,认为“金田黄”可能重演“黄龙玉”曾经有过的疯狂涨价史。那么,“金田黄”到底是什么东西其收藏价值该如何评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