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登基后,开始铸造宣统年号银圆。“光绪元宝”洋元出现不久,清朝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以“两”还是以“元”为单位的争论,币制未能统一。多数造币厂铸造七钱二分银元,少数造币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制定“银币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银元为库平壹两后,铸行了部分“库平壹两”“光绪元宝”。
1908年年底,清政府先后两次把银元单位问题征求全国二十四个督抚的意见。赞成“两”单位的十二人,“元”单位的九人,两、元并用的三人。度支部主张设立币制调查局来广泛收集各方意见。不久慈禧、光绪病故,政局变动,“元”单位趁乱出了头。他们还拟订统一币制办法,由中央银行统一币制。在办法中设计的纸币、金币、银币和镍铜币,完全采用西法。其中银元分五等,一元银币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接着发动上海总商会上书清廷,强烈反对铸一两重银币。在内外夹攻下,摄政王企图行新政收买人心,令度支部再议币制,载泽就全盘否定了两单位。因此,在宣统年代,只有七钱二分的“宣统元宝”银元,而没有一两的“宣统元宝”银元。
宣统元宝目前市场价格是多少,宣统元宝去哪里做专业鉴定现金收购
宣统元宝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1909年湖北省造宣统宝-----价格:135万 日期:
宣统年至二年1909至价格:132万 日期:
宣统年至二年1909至价格:119万 日期:
宣统年至二年1909至价格:528万 日期:
清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宝库-----价格:523万 日期:
1909年云南省造宣统宝-----价格:241万 日期:
1909年四川省造宣统宝-----价格:521万 日期:
少见的全鳞蟠龙,龙口有珠,尾下少云宣统元年东三省造宣统元宝。清逊帝*名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字浩然,取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驾崩后,十月登基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1909年即宣统元年铸造了宣统元宝1钱4分4厘。币面上缘环书“东三省造”,下缘环书“库平一钱四分四厘”。10分钟位和50分钟位各有一颗五角(实)星,星上下各有一颗小五角星。中心由67颗“珠圆围成圆圈,内书“宣统元宝”中心为满文“宣统宝”,币边缘有齿成环。币背中心为全鳞蟠龙,龙口有珠,尾下少云。上缘环书英文FIRSTYEAROFHSUANTUNG(纪年--宣统元年);下缘环书:MANCHURIANPROVINCES(东北省)币中无“珠圆”,币边有细齿成环。边道为直齿。
2008年以来,钱币藏品在各大拍卖会上风头鹊起,国内外对于清朝龙洋、龙邮的热捧不断升级,让众多的投资者感受到了中国龙藏品的收藏价值和潜力。迄今历朝铸造的银、铜币没有哪一种可以东三省宣统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钱三星鹿角龙结云相比。一方面该币几乎每一笔笔画镌刻以及纹饰均难以模仿;另一方面银币背面龙刻画的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是十分优秀的盘龙浮雕作品。
早在2002年春季,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曾首次在北京拍卖了一枚中国钱币最著名的孤品,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庚戌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当时以108.9万元拍卖成交。
庚戌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据《中国币图说汇考》记载,这枚铸造于1910年,清代云南铸造的最后一枚。
此样币于上世纪40年代起秘藏于云南籍收藏家之手,在50余年间,主人仅以少量拓片赠送藏币同好,供作诸人研究之用,目前多数中国金银币目录中所刊登的“云南庚戌”拓片均源于此。中国近代著名钱币鉴藏家张璜从未见过该币的实物与照片,但他仍依据拓片图像在其专著中,给予此样币以级估价,超过对“奉天一两”、“吉字一两”等其他中国钱币孤品的估价,该币的估价为200万至300万元。
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铜样币,与庚戌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有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后者有"庚戌"二字.云南省造银币还有新老云南之分,其区别主要是在星花的造型与数量的不同.我这枚银元样币应该是老云南版,早于庚戌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的铸造时间,是宣统元年(1909年)新银元铸造时的开炉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后者,庚戌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则是大清银币的收山之作,它象征着一代王朝的完结和一个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