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印坛城内饰圣洁而绚丽,完美融合了彩绘、壁画、木雕、唐卡、壁饰、镀金等藏族装饰技艺,美仑美奂地展示了独特的坛城艺术。为了让游客感受藏族民俗和文化艺术,走进坛城,游客既能鉴赏源自藏域各地的各类佛教文化艺术珍品,还能参与点燃酥油灯、推转玛尼经筒等互动民俗活动。
由天津文化体制办公室、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青海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青海省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管委会主办,青海省黄南州旅游局协办,善慧堂(天津)唐卡艺术中心承办的“善美大成-青海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将于本月30日至6月15日在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展。
2018年坛城唐卡的价格,坛城唐卡去哪里收购好价值高
本公司近几年对坛城唐卡市场分析估价:
1718世纪双身大威德价格:RMB日期:
14-15世纪大威德金刚------价格:RMB日期:
18世纪大威德金刚坛城价格:RMB日期:
17世纪伏魔金刚手17尊------价格:RMB日期:
17世纪伏魔金刚手17尊------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坛城唐卡市场行情价格:
清铜鎏金金刚萨埵坛城价格:RMB日期:
清铜鎏金金刚萨埵坛城价格:RMB日期:
18世纪大威德金刚坛城价格:RMB日期:
14-15世纪大威德金刚------价格:RMB日期:
清铜鎏金金刚萨埵坛城价格:RMB日期:
梵文叫作曼荼罗(梵名mandala,藏名dkyil-hkhor),在古代印度,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但是现在一般而言,是指将佛菩萨等尊像,或种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图样。又译作曼拏罗、满荼罗、曼陀罗、漫荼罗等。意译为坛城、中围、轮圆具足、聚集等。
为了修行者观想方便所绘制、雕造的曼荼罗,而有形像曼荼罗,而成为曼荼罗的表征。
曼荼罗的梵语mandala,是由意为“心髓”、“本质”的manda,以及意为“得”的la所组成的。因此“曼
荼罗”一词即意谓“获得本质”。所谓“获得本质”,是指获得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
由于曼荼罗是真理之表征,犹如圆轮一般圆满无缺,因此也有将之译为“圆轮具足”。另外,由于曼荼罗也被认为有“证悟的场所”、“道场”的意思,而道场是设坛以供如来、菩萨聚集的场所,因此,曼荼罗又有“坛”、“集合”的意义产生。因此,聚集佛菩萨的圣像于一坛,或描绘诸尊于一处者,都可以称之为曼荼罗。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藏族的唐卡艺术
唐卡(Thang-ga)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
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