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镇位于泾县城西城南23 公里处,东邻丁家桥镇, 南接章渡镇、中村乡,西依北贡乡,北界南陵县。境内属丘陵半山区,夹两脉青山之间,南北长30华里,东西宽5 华里,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四顾”、 “云岭”两山对 峙,有“云中美人雾里山”之称。靠山村位于云岭镇的东南 部,是云岭镇红色旅游景点的重要门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是充分利用靠山村农业自然资源,拓宽农业发展领域,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农业增收,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需 要。加快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推动农业 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制定本规划方案。
西安千诚规划咨询是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节能报告、商业计划书等报告的专业机构,为广大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一、水稻种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靠山村水稻种植发展现状。靠山村地处皖南山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土地肥沃,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稻种植是我村的主导产业。由于我 村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大量农田粗放经营,甚至 出现抛荒现象。近年来我村按照我市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 求,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对农田进行集体化、节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提高了农田的出产效率和经济收入,进而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靠山村是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片,辐射带动周边村、组。
(二)靠山村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1、种粮大户少。由于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我村水稻种植大多还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户手中不缺钱不在乎土地租金,导致土地难以适度流转和集中。另外,大量农田流转过来后,存在着稻田不连片的现象,不利于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生产。2、基础设施差。排水渠、灌溉渠多年失修,大型水利建设缺失,基础设施减灾抗灾能力弱。3、种田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我村很多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留在家中的多为“386199”部队,直接从事水稻种植的中老年人较多。他们科技素质低,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不知道依靠科技发展水稻生产,导致一些增产、增效技术推广普及慢。
二、促进水稻种植发展措施
(一)突出增收主线
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和生活宽裕的根本保障,必须拓展农业增收渠道,实现持续增长。
1 、转变增长方式,增加水稻种植总量。按照市场需求, 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 ,实现农业增值增效;指导农民开展农产品贮运、初(深)加工;配套农业节约型生产措施(省工、节本、增效),引导农民“半农半工”。
2 、用好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继续推进完善现 有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切实落实对 农民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落实重 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补贴政策等,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减轻农民负担。
3、加强农民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构建政府项目引导、主管部门统筹、培训机构实施、农民自主参与的新型农民培 训机制。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 度,建设农民科技书屋,加强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普 工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能力,促进科学种田。
(二)打造产业亮点
在抓好种植业产业全面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天源水 稻特色品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其它产业作强有力的支撑。
1 、明确水稻种植的布局。按照我村地形、气候、土壤 类型的不同分布和水稻传统的栽培习惯,以突出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则,安排区域布局。
2、正确引导,规模发展。建好产业示范带(区) ,带动 相邻地域发展,进一步壮大现有天源水稻的规模,抓好技术服务,提升水稻的品质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