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是品,正面文“咸丰重宝”四字;背满文“宝源”和汉文“当五十”如图,铜质细润,精良,径55毫米,厚5毫米,中缘中廓,重65克,手感细腻,锈色包浆自然熟旧,未流通使用。
其特征之一:钱文高挺,字口峻深,地章平洁,字的笔划之间没有丝毫粘连。满文“咸丰重宝”四字,笔划走势匀当,布局凝重,字根穿口特深,并有明显的雕痕,穿廓有一定的拔模度,四角有决意,背“當”与“五十”相配,较为协调,满文打弯腿“源”与“宝”左右为伍,错落有致整个钱文,布局得体适当,十分协调之然,不乏有宝源局咸丰大钱绰约风姿之神韵;
其特征之二:周廓规整,厚重超常。据《东华录》载:咸丰大钱的重量规定为当五十重一两二钱;当百重一两四钱;当五百重一两六钱,当千重二两,清库平一两约等于37.3克,一两二钱约为44.7克。是品实际重量为65克,超出常规20.3克;
其特征之三:铜质精良,精细雕刻而成。据《清史·食货老》载,朝廷规定“咸丰当千、当五百净铜铸造,色紫;当百、当五十铜锡配铸,色黄。”
2018年咸丰重宝当十宝源局现金收购成交,咸丰重宝当十宝源局去哪里做专业鉴定现金收
咸丰重宝当十宝源局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清代咸丰重宝宝源局当十母钱---价格:391万 日期:
咸丰重宝宝源局当十母钱价格:454万 日期:
清钱大收藏家陈鸿禧追寻数十---价格:524万 日期:
清代宝源局“咸丰重宝”背“---价格:385万 日期:
清代“咸丰重宝”宝源局背“---价格:589万 日期:
清代咸丰重宝宝源局当十雕母---价格:494万 日期:
清代宝源局“咸丰重宝”当十---价格:113万 日期:
余以为,就母钱来说,一般都混杂在常品之中,并未引起相当一部分摊主和集币者的介意,即使有人想追寻母钱,却并未真正把握区分母钱与行用钱的技巧,面临实战中,常常囿于分辨,把握豪、厘寸分之际,而让终日思念之物,从眼皮底下溜走。笔者常常牢记董大勇先生在《当前集币的热点母钱》一文中的教诲:“首先,要多留神体积超出常品的大钱,所谓大,也就是那么一半毫米,这就需要非常精细的观察力;其次,是厚重钱,所谓厚重,不是出土后附带的铜锈,也不是铸工粗糙多粘的流铜,而是体积很均匀地超出常品。”并在该文中还告诉我们“凡见到厚重、体积稍大的钱,都先存放一处,然后在时间充裕时,逐渐加以审视。……母钱收集的难度要比雕母小得多。”这一切的一切,笔者以为,既是集币藏泉的宝贵经验之诶,更是实际操作的方法与行之有效的技巧。余虽生性呆滞,悟性笨拙,但对先生这些言传教诲,总是口儿诵,心而维,行而践,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从笔者的收藏实践证明,收藏古币,其关键就在掌握技巧,抓住机遇,否则就会失之交臂,付之流水。
宝源局“咸丰重宝”背“当五十”母钱,能流传到今天之属少见罕有。此枚母钱经历了战争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同时也警醒我们勿忘历史,更要以史为鉴,发愤图强,为振兴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咸丰元年(1851年),户部准许各省钱局开铸咸丰新年号钱,但是由于铜源缺乏等原因,大多省局只能减卯开铸,有的被迫停铸,制钱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咸丰二年十月,四川学政何绍基奏请:“于常行通宝外,铸为大钱三品”,十一月朱批:“所奏不为无见”和“此折著户部存记,若有可行时,不妨采择入奏”。此时咸丰帝虽在考虑铸行大钱,但还没有真下决心。到咸丰三年正月十七日,御史蔡绍洛奏请:“改铸大钱以通钱法之用”。咸丰当天即朱批:“户部议奏”。此际咸丰帝已下决心铸行大钱。是年二月初六刑部尚书周祖培奏:“仿照汉、唐成法,铸当十、当百、当千之大钱”。接着二月十二日大理寺卿恒春又奏:“请减制钱重量,并铸大钱”。次月十八日大理寺卿恒春会同户部尚书孙瑞珍议订了铸当十大钱章程,并请铸当十、当五十大钱。当天咸丰帝下旨:“依此”。大钱首先在京城宝泉、宝源两局铸造、推行。
咸丰重宝折值种类较多,这里仅举部分稀见品和名誉品:宝泉当五系试铸,较罕见,市场价格在60万元左右,戴书当五铁母则罕见,当十有背“拾文”者,也为试铸,市场价格在70万元左右;宝浙局当十至当百背满汉浙系列均罕见,另有满文浙穿上十、穿上百,亦为清钱大珍;宝福局当五边计重,罕见,2009年诚轩拍卖成交价格67万元,当百大型边计重亦罕,另有重宝内计重系列,自当十至当百,均罕;宝陕局有大型当百试铸钱,罕见,宝陕局当十有背“陕十”者,稀见,市场价格在30万元左右;宝直局当五较罕见,铜钱价格在8万元左右;宝蓟当五亦较罕见,价格在80万元左右;宝苏局当五十有些为试铸样钱,均稀见;宝武当五罕见,宝云当五十稀见,价格在44万元左右;阿克苏当五十部颁样钱罕见,估价在2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