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逛古玩早市,在一个碎货杂乱的摊档前翻到一枚古旧斑驳,铁锈厚蚀的大铁钱。捡起细看仿佛看到钱上有个“四”字,其余钱文则一概锈没,问档主不识,问周围的泉友也认不出来。我想这铁钱好大,不管什么钱买来玩玩也无妨。于是自出五元价买下了它。回到家里,轻挑细剔那些不伤钱体的厚蚀铁锈,再用放大镜反复观察,透过褐黑错杂、厚薄不一的铁锈,终于认出了“西王赏功”四个钱文。一阵惊喜,庆幸自己在瞎买此钱中捡到这枚湮没几朝的珍贵创见品。
据现有资料可知,明末张献忠铸有金、银、铜西王赏功三种赏赐钱,但未见铸有同文铁钱。笔者这枚铁钱有力补充了资料不足,使存世珍罕的西王赏功钱终成金银铜铁俱全的一整套大名誉品。本西王赏功铁钱,生坑素背,直径48mm,较金、银、铜西王赏功直径渐次缩小(金银直径50mm,铜直径49mm),这与古代赏功大小当有差别的可能一致。
西王赏功现在的价格是多少,2018年西王赏功新成交记录
西王赏功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西王赏功鎏金银制手雕花钱-----价格:371万 日期:
西王赏功铜钱价格:144万 日期:
“西王赏功”鎏金币价格:529万 日期:
西王赏功银样币价格:175万 日期:
明末“西王赏功”方孔银质样---价格:489万 日期:
西王赏功银样币价格:217万 日期:
明末西王赏功银钱价格:116万 日期:
钱穿10.5mm,面郭宽3mm,面缘宽5mm,背郭宽3mm,背缘宽7mm,与西王赏功铜钱数据相若。钱体面背凹凸不平,有明显的损痕迹。钱放掌心,手感轻浮,却重23克。钱身锈蚀较重,黄褐灰黑渗杂表面。钱肉灰黑,水银古闪闪发亮。钱音脆哑,类似废铁声,这是入土年久的结果。
钱文方正端庄,肥硕有力,大小风格与铜质钱文类同。“王”、“赏”二字的右下方被另一铁钱所生的厚厚铁锈板结着,恰似流铁紧粘钱文,覆盖住两字的右下部分,只有用高倍放大镜细审,才可发现并非流铁,实为透骨铁锈。剔掉部分板结的铁锈(见“王”字的右上角),即显平展如镜的钱文原貌,由此可见当年铸工的精湛。钱背左上方有一腐朽的木屑纤维与铁锈结合一起,牢不可分,使钱体显得更加开门见山,真实可爱。
以上迹象皆说明此钱属真品铁质西王赏功无疑,是继发现金银铜质西王赏功之后的又一珍贵发现。著名钱币学家王贵忱老先生看后说:“我见过银质西王赏功,铁质还是第一次看见。希望你写篇文章报道它。”据此,特撰拙文,公诸于世,以飨泉友和读者。
赏赐钱,亦称宫钱,是古代帝王或割据首领为鼓舞士气、奖励有功人员而专门铸造的供赏赐用、代表荣誉的钱币。它大多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金属,其功能与现在的奖章和军功章颇为相似。
在唐代,开元通宝铜钱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朝廷也经常将金质、鎏金和银质的开元通宝钱作为赏赐之物,以笼络人心,鼓舞士气。如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金开元通宝30枚和银开元通宝421枚。据《资治通鉴》记载,唐代天宝年间,贵妃杨玉环为博取唐玄宗一笑,收安禄山为干儿子,还荒唐地举行了一个洗儿仪式。唐玄宗为此大乐,“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以志褒贺。由此可见,赏赐钱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至少不晚于唐代。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自立为西王,铸有金、银、铜三种赏功钱,按部将功绩大小分赐不同的“西王赏功”钱。其中的金质赏功钱相当于现代的一等军功章,所不同的只是不佩戴在胸前罢了。“西王赏功”钱在当时已属珍贵之物,现在更难觅到了。在金、银、铜三种西王赏功钱中,又以金质、银质钱最为罕见。据说清代光绪末年,成都有人无意中购到西王赏功金质钱一枚,却被其熔化成二钱多纯金,当时识货的人都表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