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产于福州市晋安区的寿山地区,质地脂润通灵,柔而易攻,彩色丰富,品类繁多,有田坑、水坑、山坑等165个品种,其中以田黄石和白芙蓉石最为珍贵,分别被称为“石王”和“石后”。田 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伴随着一路上扬的走势和国内艺术市场的火热,精品价格达到每克10000元,普通品的价格平均也有每克2000元。201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以8,524.00万成交,位居田黄石拍卖的首位。
这一对田黄石印章,剖自同一块带皮的「田石」籽料,其中一块尚存试切下刀的痕迹,石质极佳,油润光洁,金灿夺目,其中「红筋」及「萝卜丝纹」清晰可见。在过去,极佳的石材,如田黄、鸡血、红白芙蓉之类,只有破方雕钮开成印章石料,才能获取高估值。此印石料只做了尽量少的切方规正,做薄意雕的一面,皮色微存。两石印面的一侧上角,也因籽料的关系,略缺而保有斑驳的石表。现代作品田黄多留皮,以表示这是「田石」,而过去贵石在「留意不留皮」,就是尽量将皮去干净,只留其「意表」。这样精心而艺术、恰到好处的处理,非雕琢高手、艺术巨匠不可能为之。
田黄石因何得名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
简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 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目前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