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2006年秋拍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推出了“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囊括英国著名收藏家斯皮尔曼家族珍藏的14件明永宣时期宫廷造像,最终以3.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和92.8%的成交率赢得满场喝彩。5件佛像单场连续刷新世界金铜佛像成交纪录,最终“大明永乐年施”铭款的“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72.5厘米)以1.166亿港元成为单件佛像的世界标王。此次专拍影响了内地佛教艺术品市场,也掀起了佛教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国内热潮。北京翰海抓住时机推出“永乐气象——明初宫廷鎏金铜佛像和法器”金铜佛像专场,将明代永宣时期宫廷造像在内地推向高潮,这一年也成为内地佛像拍卖市场的转折点。
2008年因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期,但内地佛像拍卖市场却逆势上扬。北京翰海春、秋季拍卖相继推出“拈花微笑”、“善乐之邦”和“大势至汉传”三大金铜佛像专场,总成交额超过1.33亿元,过百万元拍品30余件。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回暖,北京翰海首次推出私人珍藏佛像专场“明心见性—陈国恩珍藏重要明代佛像”,与“水月禅心”“行愿之缘”“清皇气度”三大专场共斩获2.42亿元。其中“19世纪尼泊尔·摩耶夫人”造像以1120万元问鼎春拍。
黄铜佛像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彭经理)
黄铜佛像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14世纪黄铜吞米·桑布扎像---价格:415万 日期:
黄铜嵌红铜白银阿弥陀佛像-----价格:248万 日期:
黄铜漆金宝冠释迦牟尼佛像-----价格:161万 日期:
清乾隆黄铜漆金四臂准提佛母---价格:246万 日期:
黄铜嵌白银红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377万 日期:
16世纪黄铜嵌红铜嵌银释迦---价格:595万 日期:
清乾隆黄铜漆金四臂准提佛母---价格:269万 日期:
高品质的明清佛像最值得收藏
由于明清佛像的工艺精湛,加之存世量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在佛像收藏市场上,明清佛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他时期的佛像艺术品不能相比的。
资深佛像收藏家马占武表示,“近年来佛像收藏市场迅速升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近年来佛像拍卖市场火爆的影响。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调整逐渐进入尾声,相信投资佛像收藏的回报会越发丰厚,尤其是高品质的明清佛像最值得投资收藏。”
佛像的市场价值该如何判断上海佛像收藏家周毛弟认为,佛像尺寸越大价值越高;宫廷铸造的比民间的价值高;在藏传佛像里,忿怒相比吉庆相价值高;菩萨装高于佛装。此外,品相也是衡量价值的重要标准。面相、手相、脚相是最能体现雕刻工艺水平的地方,这三相如果都好,那其他方面也必定是很精致的。
2004年,一尊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铜像以1800万港币成交;2006年,一尊明朝永乐释迦牟尼坐像以1.04亿港元落槌;2009年5月明代铜鎏金青龙护法神立像以2576万人民币成交;2009年底,某买家以1120万元和1276.8万元人民币分别拍得两尊明朝佛像,溢价幅度超过120%。
周毛弟谈到:“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只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佛像出土少,进入流通领域的更少,那些品相好的传世佛像被藏家收藏之后就很难再进入流通领域了,而国内拍卖市场大多都是将佛像作为古董杂项拍卖。佛教造像艺术是一门集宗教、历史、艺术及工艺的艺术,体现着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国内藏家收藏水平和境界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佛像艺术认知的逐渐回归,佛像收藏未来的市场潜力也会越来越大,因为佛像除了收藏,还往往寄托着藏家美好的愿望。”
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最近有幸征集到一尊“普贤菩萨铜鎏金佛像”,藏品高:22.5cm,底径:13.2cm。经过宣亦鉴定专家的权威鉴定,此藏品乃真品。纵观佛像,菩萨面相端庄,神态自若。直鼻,细眉,双目微睁,两颊丰润。头戴莲花冠,著通肩大衣,衣褶自身体中心线向左右对称的雕出,雕法朴素,衣纹形式化。腰肢纤细,下蔽长裙,安详地端坐在底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