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书法

玉原石有哪些特征特点分辨

  • 发布时间:2018-03-25 08:13:40,加入时间:2015年03月07日(距今3797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贾经理,手机:18927532546 电话:18500868789

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征集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流,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2018年春季举办“香港威汉马2018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是目前内地第二次民间艺术收藏品走向世界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所有入选藏品享受海关出入境报关记录和文物局火漆印,让藏品有一次市场增值机会。为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此次拍卖藏品内容,主办方将面向国内公开征集藏品。

  

  拍卖时间:2018年春季

  拍卖地点:香港国际展贸中心

  拍卖机构:(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征集范围:瓷器、玉器、字画、钱币珠宝首饰、杂项 等征集方式:1、您可以先将委托拍卖艺术品的照片,标明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发送电子邮件留下您的具体联系方式,我会和您主动联系。2、您还可以将委托拍卖艺术品直接送往收拍地址,请事先与公司取得联系(联系人:杨小姐),约好见面时间。3、符合上拍要求的拍品由双方签定正式委托拍卖合同,拍品留本公司收存。

  

  公司网站

  国内征集处地址:广东广州市广州越秀区环市东路403国际电子大厦902

  香港征集处地址:香港九龙油麻地新镇地街251号宏昌商业大厦6楼e

  征集单位: (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公司广州联络处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广州总代理处

  

联系人:陈总  联系电话: :  QQ:

  和田玉被称为“国玉”,一直被收藏者青睐,十年内增值百倍。南京正大拍卖将在5月31号的拍卖中,展出一件被视为“外星来客”的和田玉籽料原石,其重达146公斤,实为世间罕有。

  据介绍,此和田玉籽料原石产自新疆玉龙喀什河,白若羊脂,体量之巨,旷世罕见,已经超出博物馆级别。南京正大拍卖玉石研究员徐栋表示:“它的表皮是褐色,表面是铁质物质,皮色艳丽,分布了田玉籽料特有的月牙纹,里面玉色白净油腻,至少可以达到一级白和羊脂白。”

玉原石哪里好交易,咨询电话:(陈总)

玉原石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和田籽料玉原石价格:364万     日期:

玉原石-----价格:387万     日期:

玉原石鼻烟壶价格:368万     日期:

和田白玉原石价格:193万     日期:

玉原石鼻烟壶价格:211万     日期:

和田玉原生蜡黄玉原石价格:123万     日期:

玉原石二件-价格:298万     日期:

  业内人士表示,如此田玉籽料原石珍品,有实力的藏家即便买回去一般也不会轻易加工,而是等待时机交由大师来雕刻,成为传世之作。要特别提醒喜爱收藏的市民,一定要到正规的拍卖行和商家购买和田玉,因为目前在市场上,存在和田玉原石造假泛滥的现象。不少所谓的“籽料原石”从表面看来,皮色艳丽,确实很抓眼球,但其实却是高压浸泡或直接用高温火烧成的,由于分辨难度极高,必须非常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才能分辩。

  说起玉石,中国最有名的当属和氏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的“完璧归赵”的故事正是围绕着这块“天下所共传之宝”展开的。秦昭王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国使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巧斗秦王,最后将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带回赵国。但是和氏璧究竟是什么样子,今天的人们众说纷纭,且各有各的依据,只是那些历史记载距和氏璧现世最近的也有百余年,这中间存在偏差是再自然不过了。这样一来最值得一信的应该就是当时人韩非子的记载:楚人得玉璞楚山中(《韩非子·和氏》)。这里将和氏璧称为“玉璞”,可见和氏璧至少是玉无疑,至于其品种,怕是还要学者就绪探究。

  那么究竟为什么和氏璧能够“价值连城呢?先来看看战国时的玉器加工工艺。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古人加工玉已经是必然,战国时期由于铁器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玉石加工有了很大提高,玉器加工工艺流程也完善许多。

  首先是开料,采用细铁丝加沙,加水锯料的方法,一般用于开片,断料以及最初的玉件成型。然后是钻孔,管形钻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到了战国晚期钻孔不仅用于孔洞的处理,还用到镂空、掏膛、饰效等制玉工序。接下来是线条,玉器上的线条大致分为阴线、旧线和线条组合,均由铁制或较硬的石英岩矿物加工成器雕刻而来。

  时间推动着人类对于美的更高追求,玉器加工工艺日益改良精进,但在战国时期即便工艺再提高,但较后世而言仍是粗糙,尤其是和氏璧现世的春秋早期,璞玉成璧的工艺还处在由春秋向战国过渡的起点,工艺再精良,也只能是当时粗糙工艺中的精品。即使在当时是“前无古人”的宝贝也不能说没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那么,和氏璧为何如此出名,甚至多次引发战争呢?这里的历史原因恐怕远大于和氏璧本身。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