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征集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流,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2018年春季举办“香港威汉马2018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是目前内地第二次民间艺术收藏品走向世界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所有入选藏品享受海关出入境报关记录和文物局火漆印,让藏品有一次市场增值机会。为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此次拍卖藏品内容,主办方将面向国内公开征集藏品。
拍卖时间:2018年春季
拍卖地点:香港国际展贸中心
拍卖机构:(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征集范围:瓷器、玉器、字画、钱币珠宝首饰、杂项 等征集方式:1、您可以先将委托拍卖艺术品的照片,标明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发送电子邮件留下您的具体联系方式,我会和您主动联系。2、您还可以将委托拍卖艺术品直接送往收拍地址,请事先与公司取得联系(联系人:杨小姐),约好见面时间。3、符合上拍要求的拍品由双方签定正式委托拍卖合同,拍品留本公司收存。
公司网站
国内征集处地址:广东广州市广州越秀区环市东路403国际电子大厦902
香港征集处地址:香港九龙油麻地新镇地街251号宏昌商业大厦6楼e
征集单位: (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公司广州联络处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广州总代理处
联系人:陈总 联系电话: : QQ:
总之,鉴定时千万不可马虎,一定要认真分析其造型,胎质的坚硬细腻程度,白釉的肥厚莹润,纹饰绘制,青花的发色,同时也要注意年款的书写用笔与神韵、器物的手感与重量等。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
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2013春季拍卖会于5月10日亮相,适逢中国嘉德成立20周年,此次春季拍卖会也备受瞩目。2013年中国嘉德春拍时间是5月10日至14日举行,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此次将呈献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近现代工艺美术、油画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门类共42个专场,3900余件拍品。
大清乾隆青花瓷器鉴定公司,咨询电话:(陈总)
大清乾隆青花瓷器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清乾隆青花开光八宝纹双灵芝---价格:236万 日期:
青花花卉纹双龙尊价格:338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盉壶价格:339万 日期:
青花缠枝莲八宝盉壶价格:244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兽耳尊-----价格:293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八吉祥大扁瓶价格:415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八吉祥大扁瓶价格:458万 日期:
5月12日晚8点,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御制——宫廷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举槌,此次专场以明清御制之器为主,共近三十件拍品,包含了玉器、瓷器、漆器诸品类。
清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以2702.5万成交,高出估价5倍之多。主题很好,御制诗文也是亮点,彩瓷依然是藏家追捧的对象。
清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尺寸:高34.5cm;此前估价:万。
此瓶糅合了大清盛世超的艺术因素——御窑厂的制瓷圣手、宫廷画院的杰出粉本、国内的青料粉彩,而最令其身价倍增的则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亲作的两首御制诗——咏梅诗、咏菊诗。梅花和菊花都是雍正、乾隆这对父子帝王的钟爱之物,在两朝的瓷胎画珐琅器上曾大量采用。晚年的乾隆皇帝深深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中,在志得意满之余,他便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平生所追求的艺术享受中,这些帝王喜爱的诗作与景物,便自然出现在帝王晨星把玩的风雅之物上。从目前传世的乾隆朝御瓷看,书写乾隆皇帝御制诗文多见三清诗茶具和各式壁瓶两类,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的文房和陈设器。这些带有御题诗文的器物,特别是其中的陈设器,数量罕少,制作尤精,无疑是常伴君王并深受垂爱的心头之物。
粉彩瓷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瓶造型采乾隆朝新创高档御瓷样式,口呈喇叭形,两侧分别堆塑柿蒂附耳,整体造型挺拔俊朗,线条流畅而不失节奏感。此瓶形首创于乾隆朝,由于其腹部空间开阔,既便于通景作画,也可运用开光手法布局,修长的颈部可堆塑各式双耳,亦可不加修饰,从而使这一瓶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再加之自身造型隽美出众,因此自出现之时,即成定式,一直流行至嘉、道两朝,并衍生出多种相似造型,加饰各式双耳,是乾隆朝以降最为成功的创新瓷器造型之一。传世品显示,瓶两侧堆塑双耳多见螭龙、夔凤、蝠磬、寿桃等,但以柿蒂为耳的作品,在目前所见的藏品资料中从未见过相同例子,仅从此处着眼,称本瓶为孤品,实不为过。
中国瓷器工艺发展到清代雍正至乾隆早期,无论在瓷业生产的规模上,还是在制瓷技术以及产品的精美程度上,都达到了历史水平。“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古铜器考》),是对这一时期瓷业成就的赞叹。成就的取得与当时清廷选派督陶官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