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征集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流,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2018年春季举办“香港威汉马2018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是目前内地第二次民间艺术收藏品走向世界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所有入选藏品享受海关出入境报关记录和文物局火漆印,让藏品有一次市场增值机会。为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此次拍卖藏品内容,主办方将面向国内公开征集藏品。
拍卖时间:2018年春季
拍卖地点:香港国际展贸中心
拍卖机构:(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征集范围:瓷器、玉器、字画、钱币珠宝首饰、杂项 等征集方式:1、您可以先将委托拍卖艺术品的照片,标明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发送电子邮件留下您的具体联系方式,我会和您主动联系。2、您还可以将委托拍卖艺术品直接送往收拍地址,请事先与公司取得联系(联系人:杨小姐),约好见面时间。3、符合上拍要求的拍品由双方签定正式委托拍卖合同,拍品留本公司收存。
公司网站
国内征集处地址:广东广州市广州越秀区环市东路403国际电子大厦902
香港征集处地址:香港九龙油麻地新镇地街251号宏昌商业大厦6楼e
征集单位: (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香港威汉马国际拍卖公司广州联络处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广州总代理处
联系人:陈总 联系电话: : QQ:
粉彩瓷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瓶造型采乾隆朝新创高档御瓷样式,口呈喇叭形,两侧分别堆塑柿蒂附耳,整体造型挺拔俊朗,线条流畅而不失节奏感。此瓶形首创于乾隆朝,由于其腹部空间开阔,既便于通景作画,也可运用开光手法布局,修长的颈部可堆塑各式双耳,亦可不加修饰,从而使这一瓶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再加之自身造型隽美出众,因此自出现之时,即成定式,一直流行至嘉、道两朝,并衍生出多种相似造型,加饰各式双耳,是乾隆朝以降最为成功的创新瓷器造型之一。传世品显示,瓶两侧堆塑双耳多见螭龙、夔凤、蝠磬、寿桃等,但以柿蒂为耳的作品,在目前所见的藏品资料中从未见过相同例子,仅从此处着眼,称本瓶为孤品,实不为过。
大清乾隆青花瓷器鉴定真假方法有哪些,咨询电话:(陈总)
大清乾隆青花瓷器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价格:323万 日期:
清乾隆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天---价格:169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匡庐图”---价格:169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盉壶价格:133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双耳鹿头尊---价格:361万 日期:
青花荷塘清趣纹贯耳瓶价格:212万 日期: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双耳瓶-----价格:194万 日期:
中国瓷器工艺发展到清代雍正至乾隆早期,无论在瓷业生产的规模上,还是在制瓷技术以及产品的精美程度上,都达到了历史水平。“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古铜器考》),是对这一时期瓷业成就的赞叹。成就的取得与当时清廷选派督陶官有着密切的关系。
雍正六年(1728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被派驻景德镇督陶近30个春秋,成绩斐然。唐英初为督陶协理,乾隆四年(1739年)升为督陶官,因此一般人将乾隆时期的官窑称为“唐窑”。唐窑瓷器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乾隆时期既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高峰,也是走向衰退的转折点。而乾隆官窑的兴衰与唐英主事的始末相始终。
唐英初对制瓷业并不内行,但此人聪明好学,博才多艺,对诗、书、画、印,以及音乐、传奇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此基础上督陶,加上他本人刻苦钻研又能与工匠“同其食息”,终于成了深谙土脉、火性、诸料的专家,这无疑推动了当时官窑瓷器的生产。唐英晚年因身体条件及地位的改变,不能驻厂督造,只每年到景德镇巡视几次,或赴京取样,起着遥领的作用。这对御用瓷生产的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唐英注意培养接班人。
从故宫《清档》及《唐英陶务年谱》来看,老格和六十三是唐英的两名得力助手。唐英每次巡视,都能“将烧造一切事宜与伊细行研究”,传授制瓷知识及陶务经验。唐英以督陶为己任,年迈体弱时,曾一度向皇帝提出申请,想辞去九江关职务,“专司窑务”,但未能获准。在此情况下,窑务主要由老格协助办理。当时制作了不少精巧的新式样瓷器以供御用,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乾隆二十一年唐英去世,九江关兼管景德镇御窑厂瓷务的官员换了三四任,但他们都不如唐英对业务熟悉,幸好老格在厂,使景德镇瓷务还能顺利地进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老格也年迈去职,离开了景德镇。此后,督陶官员贪赃昏聩,将景德镇多年留存的样瓷据为己有,致使唐英、老格建立的官窑基础被破坏,瓷器质量逐渐衰退,所以乾隆时期瓷业应以三十三年为转折点。正如近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所云:“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而古朴深厚之荡然无存。故乾隆一朝为有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