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拍,最让人期待的瓷器,恐怕非香港劳伦斯“康熙御制”款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莫属了。该拍品与台北故宫藏“清康熙瓷胎画珐琅粉红地花卉纹碗”相比,在器型、彩料、纹饰和落款上都有颇多类似之处。器壁梅花形开光内外,施大块粉红色和松石绿的康熙朝珐琅彩瓷碗,在全世界博物馆藏品中,也仅台北故宫这一件。
粉红色珐琅彩瓷的成功烧制,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这是香港劳伦斯今春康熙款粉红地珐琅彩碗,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加之它可能是目前唯一流通于市的、台北故宫藏品的同类器。媒体均在热议:其成交价有望突破去年拍卖的曹兴诚旧藏北宋汝窑天青釉圆形笔洗,创作中国瓷器世界交易的新纪录。
然而除了“世界纪录”,小艺君在此更想和大家一起,借台北故宫“瓷胎画珐琅粉红地花卉纹碗”,回顾中国彩瓷史在康熙朝发生的重大变革。并在比对台北故宫藏品和劳伦斯拍品细节表现的基础上,就二者成做时间的先后,提出一些新看法。
今天我们生活中的器用,往往是绚丽缤纷,瓷器上能烧造多彩的人和物,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然而在四百年前的明代,瓷器表面能像绘画那样“以彩写心”,是全无可能的事。首先,请大家随小艺君来看看,在珐琅彩瓷出现之前,明代彩瓷的样貌吧。它们使用“冷调生料”绘制,例如嘉靖鱼藻纹罐和成化鸡缸杯,虽然都是独具艺术魅力的陶瓷名品,然而色彩却只有寥寥几种,真可谓是“五彩”。
咨询电话:181 2619 4810谭总监(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