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永历通宝现金收购价格及图片

  • 发布时间:2018-04-04 17:34:11,加入时间:2015年03月23日(距今3693天)
  • 地址:中国»江苏»无锡: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无锡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于总监,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所谓南明者,盖指崇祯天子自缢于煤山,清兵入关进京后,南方先后建设的数个明代小朝廷,此即史称南明也。它们划分是马士英在凤阳拥立的福王(朱由崧);黄道周等在福州拥立的唐王(朱聿键);张煌言等拥鲁王(朱以海):以丁魁楚、瞿式耜拥立永明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其中以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存在最久,影响。

  永明王(朱由榔)乃明神宗朱翊钧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1646年在广东肇庆即位,建元“永历”。1652年,永历帝迁往贵州省安隆所(今安龙县),因永历移住之故,改为安龙,成为抗清指挥中枢要地。永历小朝廷初建时,便与张献忠余部孙可望、李定国团结抗清。盛极之时,曾掌控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宽大地域,中兴或可有望。惜乎朱由榔无所作为,软弱昏聩,加之朝臣派系林立,将帅居功骄恃,相互倾轧,纷争一直。致使清军乘隙而下,放肆南犯。吴三桂又卖祖求荣,与清军三路合围,永历帝只得弃安龙,一起凄风苦雨西奔,流离惊窜。出逃缅甸,缅王在吴三桂雄师压境之下,将永历帝献出,康熙元年(1662年),奸逆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将其绞杀,在位十六年的永历天子时年39岁。岌岌可危中的南明永历小朝廷最终落下帷幕。

永历通宝哪家公司可以现金收购高价,永历通宝哪家公司可以现金收购高价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历通宝市场分析估价:

南明“永历通宝”背上“御”----价格:RMB日期:

南明永历通宝背道价格:RMB日期:

明代“永历通宝”背一分十二----价格:RMB日期: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日期: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日期:

  清兵入关以后,摇摇欲坠的南明皇朝先后历经弘光、隆武、昭武数帝最终兵败而亡。1646年明桂王朱由榔称帝改明年元为“永历”,原奉隆武年号的郑乐成部于永历三年始奉永历帝,被封为延平公。

永历五年,郑乐成遣使通好于日本,日本赞成提供铜、铅并令官协助铸造永历年号钱,同年在日本长崎开炉铸造。后郑乐成之子郑经嗣主台湾后,又于1666年及1674年二次遣使日本续铸永历钱,至郑氏第三次铸永历钱时,着实永历帝己亡十二年。

1683年,台湾被清兵攻占,但以后郑氏永历钱的流通并未全禁,直至1688年,清廷在台湾鼓铸康熙钱后,郑氏永历钱亦销毁改铸,至此,郑氏永历钱的流通时间己达37年之久了。

  郑氏永历钱的铸作富有较浓重的日本制钱威风凛凛威风凛凛,水红铜质,少少见黄铜品,书法俊秀,共有篆、行、草三种钱文,均为折二型钱。从现在网络到的郑氏永历钱来看,其中篆文又可分大字及小字两种书体,如{图一}的大字篆文永历通宝,径2.8cm,重6.8g,此钱字法正经,独具古韵,(大字篆文另见有一黄铜品{图二},极稀见)。另一品小字篆文永历通宝如{图三},直径2.8cm,重6.85g,此钱文字秀气,笔法与前一品相近,钱文似系统一人所书;尚有行书永历通宝如{图四},及草书永历通宝如{图五}两品,前者直径2.8cm,重6.8g,后者直径2.8cm,重6.9g,此两品钱文如神,更是书法抵家,在与其它南明钱粗率钱文的对比下,郑氏永历钱可称得上是难堪的细腻之作了。

近几年永历通宝市场行情价格: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RMB日期:

永历通宝、乾隆通宝合背大钱----价格:RMB日期: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RMB日期: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日期:

永历通宝、乾隆通宝合背大钱----价格:RMB日期:

  从郑氏永历钱的铸作特征来看,篆文永历钱与行书永历钱形制相近,均是钱背平夷,内廓较宽,如出一炉。而草体永历钱却与前两品威风凛凛威风凛凛迥异,其背廓略高,内郭四决文,与前两品差异,若此钱同于永历五年在长崎所铸,虽钱文有异,但在形制特征上不应有云云显着的差异,故草书体永历钱与篆、行两种永历钱似乎并非统一时期所铸之品。从明史纪录来看,郑氏铸造永历钱共有三次,永历五年以甥礼遣使日本,铸铜器、永历钱,这是第一次,其时郑乐成部在东南沿海以金门、厦门为退守地向内陆作浴血鏖战,收复了不少失地,但也多次兵败失城,在战局上可谓是居无定所,但行军征战军饷必不行少,在其时形势下,郑乐成钻营在日本铸钱,无疑是一件战略上的胜举,此举为郑部在明亡后仍得以生涯提供了强有力的军饷保障。

  永历五年郑乐成初铸永历钱至其收复台湾,这正是郑部在东南沿海各省长达十年的抗清征战岁月。从现在郑氏永历钱的遗留情形来看,闽、浙、苏三省发现的篆文、行书两种永历钱数目较多,但草书体永历钱却十分少见,可见草书永历钱在上述地域并未大量流通,从以上三种永历钱的流通情形及其外型特征来分析,是否可试断篆、行两种永历钱是郑乐成于永历五年始铸之钱,而草书永历钱应属郑经嗣台时继铸之品。这一点还可以从以下郑部反清复明的征战蹊径验证一二: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