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市场上,清朝的铜钱一直有较高的饱有量,一些普通形制的铜钱随处可见。其价格也不高,一般几元钱就能搞定。
这里要说的是清朝铜钱中价值相对较高的品种,如顺治通宝、雍正通宝、宣统通宝和同治通宝。近几年,由于铜钱收藏较为兴盛,吸引了不少新人介入,带动了铜钱整体价格的走高。其中,顺治通宝、雍正通宝的普通品种,只要品相较好,单枚零售价格在200000~500000元,较两三年前提高了5~8倍。
浙江古玩收藏协会会员黄雁芳介绍,在清代每个时期,地方铸币局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铜钱铸造,导致清代铜钱的品种非常多,如康熙通宝,仅铸造局就有20个,还不算因制版差异而形成的版别,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铜钱的市场价格。
据了解,顺治通宝、雍正通宝和同治通宝价格走高,是因为这3个时期的铜钱铸造量本身就不多,个别品种因存世量稀少,市场零售价格介于500~1000元。例如,雍正通宝中由海南铸币局发行、背铸“宝南”字样的铜钱,目前的单枚市场价格已突破800000元,成为清代铜钱中的稀有品种。
宣统通宝价格上浮的原因与上述铜钱有所不同。就数量而言,宣统通宝并不算少,但其当时的发行区域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区域,南方区域少有流通,进入收藏市场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普通品种的单枚价格在150000~200000元,比前些年的价格增长了三四倍。
中端种类:明朝大中、洪武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