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做法,称火镀金或汞镀金。此件《镀金四川省造光绪元宝》采用的则是汞镀金工艺[1] 量稀缺度是非常稀少,其工艺亦可以称为鎏金。质地浑厚有实感,收藏价值附带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 11湖南;14江西;9山东;8广东;5清江;6浙江;16江苏;13四川; 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广西;19新疆;20黑龙江。
光绪元宝(北洋造)
直径3.88cm 重23.26g(左)
此枚“光绪元宝(北洋造)”龙纹银币,钱币包浆老道,历史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钱面:珠圈内四个繁体楷书大字“光绪元宝”,圈外上环“北洋造",下环“库平七钱二分”,上方左右相衬两个防伪 圆点。钱背:中心为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侧有阿拉伯数字“34”,左右各一圆点心。
元宝背面和正面同样刻有精致均匀的齿状装饰条纹,背面镌刻有一条象征着帝王尊严的蟠龙,这条龙张牙舞爪形态逼真,周围祥云朵朵,象征着吉祥如意,龙的周边刻制着英文字样,标明了当时中国从 政治和经济方面已经同外国接轨。
晚清历史上的元宝,较中期以前的方孔制钱相对而言成形美观,大气高端,且收藏钱币对于了解铸币的历史以及铸币厂的变迁等历史过程会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流通一开始便受到所有商家的认可和赞许 。
联系电话; &李小姐
号;LGF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