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幼年深得祖父的宠爱,永乐皇帝颁旨景德镇御窑厂为爱孙督造九龙缸,永乐九年(1411年),永乐皇帝立朱瞻基为皇长孙。
因朱瞻基受永乐帝宠爱之故,朱高炽亦被册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
此缸胎体厚重,造型简而丰满,釉光润洁明澈。通体龙纹,衬以祥云海水、花纹繁而不乱,层次清晰;笔致生动严谨,青花色彩浓烈,八条火云龙腾空跃飞,一条海龙王搅江蹈海,充分营造出华丽而热闹的皇家气势。内壁添龙,外沿箍边的独特造法,显现出朝廷工匠的技艺登峰造极。
此缸见证三朝皇廷,情系三代君王,历史价值无可比拟,流落海外经年,唯一有幸保存至今依然完美无损,极为罕见难得。
鉴别方法器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由于含杂质多,胎里大多有铁褐色小点。胎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高岭麻苍土的特点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现在的胎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过去老的胎泥,是有经过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经过陈腐会发生变化。所以它的胎有细腻的感觉,现在做的胎没有陈腐显得很干。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现代景德镇流行的陶瓷成型工艺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也就是说,器物的成形主要是用刀修出的。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主要是由于元代泥料可塑性较强,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2.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同。特别是釉中气泡的形成过程上,它是不一样的,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要显得大小不一疏朗,气泡明亮。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小大小相间,不透亮。这只是相对而言,也不能排除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仿造的器物,还得在器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入研究,以致判断。
公司:重庆德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姓名:小锐
联系方式: :cc
公司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时代天街2号一栋39-6#
征集范围:钱币 瓷器 玉器 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