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器。其工艺繁复:先在已烧制好的素面胎上涂彩料作底,之后在底色上加彩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
珐琅彩彩料与中国传统釉上彩料不同,它的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即成具有色泽的珐琅彩。
粉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珐琅彩的影响,但二者有显著的区别,如下:
其一,珐琅彩原料含有大量的硼,基质为铅、硼、玻璃料;粉彩原料不含硼,基质是含有氧化钾的玻璃白粉化乳料。
其二,珐琅彩色彩凝厚、鲜艳、油亮,有油画效果;粉彩淡雅、柔润、光洁,色阶变化丰富,大都具有国画效果。
其三,珐琅彩胎体轻薄;粉彩胎体较厚重。但粉彩胎质比珐琅彩更白、更细密,尤其是景德镇所产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