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十年专注海绵城市建设,专业承接全国各地彩色透水地坪建设施工。适用于公园,人行道,广场,体育场,河道护坡,校园操场,景观路面,自行车道,健身步道等。
长期供应透水混凝土增强剂、透水混凝土保护剂等工程材料。
24小时联系电话:(汪)
“看海”正在成为新的城市“癌症”,面对暴雨和洪水威胁,我们脆弱的城市该如何应对?7月18日,湖南省第三期“绿媒沙龙”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举行,数位专家与近20家媒体及公众代表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热议。与会专家呼吁,海绵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大研究与应用力度,因地因时制宜,加快推进。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区别于“水泥城市”,喻指让城市更具“弹性”,其核心是效法自然、遵循生态理念建设现代城市。包括注重水文循环的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渗水砖、下沉式绿地等一整套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改“排”为“吸”,实现雨水的就地吸附、储存、过滤、循环……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部分,类似的概念在国外还有“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等。
在我国,2014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开始驶上快车道。今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启动了首批示范城市试点,湖南常德是全国首批16个示范城市之一。然而,对“海绵城市”这一全新理念,理解上存在偏差、落实时面临障碍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
在本期沙龙上,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先行倡导者刘波、著名城市给排水专家杨青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焦胜等专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就海绵城市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建、如何落实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观念普及等展开了热烈探讨。
专家们表示,“看海”暴露出的城市给排水能力积弊已久,海绵城市理念对解决“看海”困扰有积极意义,未来可期,但仍需科学理性看待。尽管国家已颁布相应技术标准,但相关研究其实才刚刚起步。专家称,海绵城市并非要建造一个个新城市,而是运用全新理念来重塑城市功能,需要多系统跨部门合作,其中尤以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在当前最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