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陶器

五大名窑之定窑

  • 发布时间:2018-04-19 11:03:56,加入时间:2018年04月04日(距今2611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园岭街道华林社区八卦三路150号八卦岭工业区
  • 公司:深圳市熙雨中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朱露,手机:13510537631 微信:zl2113615242 电话:0755-23896689 QQ:2947577649

定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中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研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

定窑是宋代北方的一个重要瓷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由于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宋定窑以烧造白瓷著名,其生产的白瓷漆胎质洁白细腻,造型规整而纤巧,装饰以风格典雅的白釉刻,划花和印花为主。还有白釉定窑瓷器具主要以碗、盏、盏托以及执壶为主,其中紫定盏托和黑定口碗是标准的茶具。定窑中还有名贵的品种,呈色酱釉、黑釉或者绿釉。即文献记载的紫定、黑定、红定,定窑瓷器装饰图案非常丰富,有花卉,禽鸟,云龙、游鱼等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还较为粗糙简单,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研窑的细白瓷器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