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锭收藏价值如此之高

  • 发布时间:2018-04-19 14:33:43,加入时间:2018年03月30日(距今2672天)
  • 地址:中国»上海»闸北:上海市闸北区
  • 公司:上海澜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经理,手机:18616508674

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金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金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金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金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金银饼。 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所以习惯上将金银铤、金银饼和金银锭统称为金银锭。在目前的钱币专场上都可以看到金银锭的拍卖。

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早期的金银锭成交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价位,特别是在2006年,一系列的高价在市场上出现:在北京诚轩的春拍上,一枚南宋25两金铤(切半),成交价达到了21.45万元;在中国嘉德的春拍上,元代王开权铺五两金锭,估价4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5.4万元。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追逐这些拍品,不如关注一下清以及清以后的金银锭。

目前,在拍卖市场上所见的金银锭,以明清两朝及民国初期留存下来的居多,人们也常常称其为“元宝”。由于清以及其之后,金银锭在铸造、称量、具名及形状等规范上较为系统,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较为便利。在2006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清末民初永丰金店足赤葫芦记10两金锭,估价7万至8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2.1万元,按照上面的标记,其成色为99.8%,重为311.6克;清代湖北天门县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官钱局五十两银锭,估价10000至15000元,成交价为46200元。

近年来,清代以后的金银锭也开始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并有着上乘的表现,在2006年上海珩隆艺术品的拍卖会上,汇丰银行5两金锭一枚,估价38000至40000元,成交价为61600元。其重187.2克,成色99.9%,有汇丰银行标志及“汇丰银行千足黄金伍两庄”字样;民国时期中央造币厂古布图五两金锭,估价32000至40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55000元,其成色为99.1%,重为156.1克。至于新中国早期的金锭目前在拍卖市场上也是抢手货,在上海珩隆艺术品2006年秋拍上,建国初期建华金锭十足赤金1两金锭,估价仅7000至9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27500元,其重25克,背有“东北银行旅大分行检定”戳记。由于其要求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较低,除了成色和重量之外,只需关注品相即可,因此颇受投资者关注。

金元宝其外文意思等同于金币,属古代流通货币,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年间,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称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做金元宝,银锭叫作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是存世量、文化价值、铸造工艺来决定的。当今世上最为稀少的莫过于是“金元宝”、“祥祺通宝”、“靖康通宝”、“中外通宝”。其中价值的“金元宝”,相当难觅,如今这种老掉牙“金元宝”已是举世难寻的宝贝了。

近几年“金元宝”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十万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金元宝”收藏价值极高,但是“金元宝”存世量极为稀少,一般古玩市场上的多为伪造品。因为造假市场拥有无法言喻的暴利,导致如今伪造情况越演越烈。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