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溃疡病的识别特征
1、幼苗。幼苗发病时叶片自上而下逐渐萎蔫,植株矮化或枯死。
2、成株。
萎蔫很慢,一般不表现萎蔫,有时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萎蔫,而其余部分正常(区别于青枯病,青枯病发病急)。
随病情发展,叶脉和叶柄出现小白点,后叶片枯死,植株上部呈青枯状。
茎变粗,外部形成瘤状突起,内部变褐色,自下而上扩展。后期茎中空乃至开裂,可见褐色条斑,易折。
湿度大时有褐色菌脓流出。
幼果发病后皱缩、滞育、畸形,病情发展后变为褐色,中心粗糙,略微突起,直径3毫米左右,斑点边缘围绕着白色晕圈,呈“鸟眼状”。
果实内的种子很小、黑色、不成熟。
防治方法:
1、各种农事操作要尽量在露水干后进行。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并用生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采取高垄栽培,避免带露水进行农事操作,减少氮肥、磷肥的使用量,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地力旺)、中微量元素和高能量物质。
2、避免伤口形成,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在日常操作中,菜农应尽量减少伤口的形成,阴雨天不要进行打叶、落蔓、打杈等农事操作。打叶应在浇水前3-5天的晴天上午进行,此时蔬菜体内的水分含量相对较低,疏叶后不易产生伤流,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减少伤口感染细菌的几率。打叶或摘果时,菜农应将植株上留下的叶柄、果柄留得长一些,减少病害侵染茎秆,注意打叶、摘果技巧,减小伤口。整个大棚整枝打杈、打叶结束后,菜农应及时用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进行喷雾,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
3、做好预防和治疗用药。
治疗:发现病情后,使用细截或靓果安 150倍+青枯立克倍+大蒜油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灌根,连用2-3次,间隔2-3天(喷雾需要1天喷1次,连续喷雾3天);病情严重的复配其它化学药。
预防:
定植前:使用青枯立克倍+地力旺倍+沃丰素600倍进行蘸根。
缓苗期及苗期:使用青枯立克倍+地力旺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2次,也可同时喷雾。
花果期:使用青枯立克倍+沃丰素600倍喷雾2-6次,也可同时灌根;
病害高发期同时复配大蒜油倍或其它化学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