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
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做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营窑场也兴旺发达。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送入宫中,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青花瓷仍是当时景德镇瓷器的主流产品,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的烧造量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遗留下来的传世品,也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乾隆时国内陶瓷市场广大,据文献记载,清代早中期内销情形为“利通十数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景德镇外销瓷自康熙中期开始兴盛,至乾隆时最盛。中国瓷器销往世界各地,而其中主要的优质瓷运往欧洲和美洲。据国外有关档案统计,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销往英国的瓷器约40万件;乾隆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750—1781年)的32年间销往瑞典的瓷器达110万件。
康乾时期的玉笔筒一般以和田白玉和碧玉(或青玉)制成,有圆筒形、方斗形、竹节形和树桩形等,其中以圆筒形为常见,外表往往浅浮雕山水人物纹,并阴刻御制诗和年款。乾隆皇帝对玉器的热爱几乎已达“痴迷”的境界,特别喜爱玉器又自负文采风流的乾隆皇帝令造办处打造了许多皇室御用的笔筒,成为中国历代工艺品宝库中的精品。
纵观乾隆一朝,玉器产量虽因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回部后,玉材出产渐增,但供入朝廷的玉材一般还是以青玉、碧玉居多,脂玉稀罕不易见,更别论羊脂白玉大料。例如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出现的清乾隆碧玉御制石室藏书笔筒,成交价为672万元,虽然价格不是,但是极富乾隆时期玉质笔筒的特点,该笔筒为碧玉质,使用整块玉雕琢而成,圆筒形、厚实、圆口,以深雕及阴雕而成,雕琢层次分明、布局古朴典雅、不带俗气。在器壁上,玉匠运用多层次浮雕技法,巧妙的完成繁密的构图,将浮云、山石、树木、人物穿插其间,笔筒正前方雕刻“石室藏书”四字,代表整个笔筒的故事涵义,笔筒左下角有二个书僮,前者背着书,而后者却用挑的,再往前看,三棵古松立于山丘上,旁边又有一书僮挑着书籍往前走,接着在笔筒后方是一间堆满书籍的石室,五位可爱的书僮小心翼翼的将放在几案上珍贵书册搬运藏于石室中,此笔筒共雕琢了十一位可爱的书僮,神态动作生动自然,此种多层次浮雕法应是承袭于明朝竹雕风格。根据清宫档案记录乾隆五十九年,乾隆皇帝在为“石室藏书图”笔筒题诗时,曾大力赞扬“此器作石室藏书图,刻镂而不伤古雅,可供文房之玩”,可见乾隆对此类题材之推崇。
那里收购交易西安乾隆青花瓷笔筒古董,乾隆青花瓷笔筒特征
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控股有限公司得2007年秋拍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5408.75万港元成交白玉笔筒精品难求
随着近两年藏家对拥有“皇家血统”拍品的重视,这类拍品的价格逐年呈现走高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御制的玉器、工艺品选材讲究、工艺精湛、保存状况较好,大都传承有绪,所以藏家对这类拍品敢于出手竞价。玉质笔筒多为清代所制,尤其是皇家御制,其挑选十分讲究,除雕工外,还要讲究玉质,成为拍卖会上的一大亮点。相对于瓷质和竹雕笔筒,玉质笔筒的数量较少,比较少见,其中又以白玉笔筒价值,每有精品都能拍出高价。
乾隆青花瓷笔筒近几年成交记录:
清乾隆御制青花跃龙捧寿六方---成交价:2969.2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青花花卉碟一对成交价:151.44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青花开光花卉纹方瓶-----成交价:166.3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成交价:4763.52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青花花卉碟一对成交价:154.44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盘成交价:215.95万 ---成交日期:
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成交价:11906.5万 ---成交日期:
在目前所有材质的笔筒拍卖成交价前10位中,就有4件是玉质笔筒,(其中一件两次登上排行榜),都为皇家御制,且成交价格都破千万元。排在位的是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瑰玉清雕-AlanandSimone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II”专场中,清乾隆白玉鹿鹤同春笔筒以5408.75万港元成交,高出估价5倍还多,也成为历年所有材质笔筒拍卖成交价格第三高,至今无法撼动。
预约联系人:周经理(联系电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