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策再度转向稳增长
今年贸易战骤然打响,外需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近期国内出台的政策出现了托底经济的信号。央行在前期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在4月23日央行的政治局会议上则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从去年以来政策总的基调是紧缩,近期的政策信号则很明显,即在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稳定、扩大内需已经重新摆在了政策的台面。
在实际需求超预期以及政策转向的背景下,那么,我们在3月份以来对于中期弱势判断的基础就发生了重大改变,前期宏观预期悲观造成期货大幅杀跌的低点可能已经成为了阶段性的低点,后期市场将总体往相对强势的方向发展。
二、短期风险:需求将季节性走弱
尽管政策转向、需求朝乐观的方向发展,但我们认为在目前产业链库存仍然高企的背景下,钢价难以持续大幅走强,后期存在季节性走弱的机会。
需求仍然是决定钢价运行的方向,4月份钢材需求出现了超预期爆发,这使得钢价大幅反弹。但从季节性来看,需求好的时期将过去,表观需求的钟摆效应仍然存在。从全国建材成交量来看,由于梅雨季节将到来,5月份之后钢材需求将环比下降,而供应在5月份将继续环比上升,这可能使得钢材价格在5月份面临季节性回落的风险,后期我们将继续对黑色金属反弹的逻辑进行跟踪。
4月24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任育之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以来,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8年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家能源局将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一是继续退出落后和无效产能。重点退出“僵尸企业”。继续退出开采范围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重叠的煤矿。引导一批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煤矿有序退出。二是加快释放优质先进产能。坚持按照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发展优质产能,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倒逼无效低质产能加快退出,提高煤炭先进产能所占比重。三是继续完善煤炭动态平衡长效机制。坚持煤矿产能公告制度,及时反映产能动态变化。加快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鼓励煤炭供需双方多签直购直销合同。同时还要推动煤炭的低库存和高库存制度,支持企业建设煤炭储运设施,提高社会存煤特别是电厂存煤能力。
本公司专业生产钢模板 欢迎新老客户选购